第1199部分 (第3/4页)

武儒衡却面不改色,神态自若。

'19'庚申,葬神圣章武孝皇帝于景陵;庙号宪宗。

'19'庚申(十九日),朝廷在同州奉先县的景陵埋葬神圣章武孝皇帝,庙号为宪宗。

'20'六月,以湖南观察使崔群为吏部侍郎,召对别殿。上曰:“朕升储副,知卿为羽翼。”对曰:“先帝之意,久属圣明,臣何力之有!”

'20'六月,唐穆宗任命湖南观察使崔群为吏部侍郎。穆宗在便殿召见崔群,说:“朕当年被立为皇太子,知道你曾有赞助的功劳。”崔群说:“先帝立皇太子,一直是以陛下作为人选,我又有什么功劳呢?”

'21'太后居兴庆宫,每朔望,上帅百官诣宫上寿。上性侈,所以奉养太后尤为华靡。

'21'皇太后居住在兴庆宫,每月初一和十五,唐穆宗率领百官到兴庆宫,为皇太后敬酒祝寿。穆宗本性奢侈,所以,奉养皇太后尤为排场浪费。

'22'秋,七月,乙巳,以郓、曹、濮节度为天平军。

'22'秋季,七月,乙巳(初五),唐穆宗命郓、曹、濮节度号为“天平军”。

'23'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令狐楚坐为山陵使,部吏盗官物,又不给工人佣直,收其钱十五万缗为羡余献之,怨诉盈路,丁卯,罢为宣、翕、池观察使。

'23'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令狐楚任职山陵使时,他的部下官吏偷盗国家财物,而且,他又不支付工匠的工钱,搜刮了十五万缗作为陵墓工程的节余,奉献朝廷。工匠愤怒异常,不断向官府上诉。丁卯(二十七日),穆宗贬令狐楚为宣、歙、池观察使。

'24'八月,癸巳,发神策兵二千浚鱼藻池。

'24'八月,癸巳(二十四日),唐穆宗征发神策军兵士二千人疏浚鱼藻也。

'25'戊戌,以御史中丞崔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25'戊戌(二十九日),唐穆宗任命御史中丞崔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26'己亥,再贬令狐楚衡州刺史。

'26'己亥(三十日),唐穆宗下令再贬令狐楚为衡州刺史。

'27'上甫过公除,即事游畋声色,赐与无节。九月,欲以重阳大宴,拾遗李珏帅其同僚上疏曰:“伏以元朔未改,园陵尚新,虽陛下就易月之期,俯从人欲;而《礼经》著三年之制,犹服心丧。遵同轨之始离京,告远夷之使未复命。遏密弛禁,盖为齐人;合乐后庭,事将未可。”上不听。

'27'唐穆宗刚刚为宪宗服丧期满,就开始游乐打猎,喜好歌舞和女色,对臣下赏赐毫无节制。九月,穆宗计划在重阳节举行盛大宴会。拾遗李珏率领同僚上奏说:“陛下继位不到一年,年号尚未更改,先帝的陵墓也还是新的。虽然陛下采取以日易月的丧期,俯从人们的愿望,但是根据《礼经》服丧三年的制度,还应当在内心继续哀悼。现在,邻国前来吊丧的使者才刚刚离开京城,朝廷赴各国告丧的使者还没有回来秉告。解除丧期的各种禁令,都是为了百姓;在后宫举行宴乐,恐怕不妥。”穆宗不听。

'28'戊午,加宁节度使李光颜、武宁节度使李并同平章事。

'28'戊午(十九日),穆宗授予宁节度使李光颜、武宁节度使李同平章事的荣誉官衔。

'29'冬,十月,王承宗薨;其下秘不发丧,子知感、知信皆在朝,诸将欲取帅于属内诸州。参谋崔燧以承宗祖母凉国夫人命,告谕诸将及亲兵,立承宗之弟观察支使承元。

'29'冬季,十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亡,他的部下隐瞒此事,没有公开举丧。王承宗的儿子王知感、王知信都在朝廷作人质,部将们想从成德管辖的诸州选取一人作节度使。参谋崔燧根据王承宗祖母凉国夫人的命令,通报诸将和亲兵,立王承宗的弟弟、观察支使王承元继承节度使的职位。

承元时年二十,将士拜之,承元不受,泣且拜;诸将固请不已,承元曰:“天子遣中使监军,有事当与之议。”及监军至,亦劝之。承元曰:“诸公未忘先德,不以承元年少,欲使之摄军务,承元请尽节以遵忠烈之志,诸公肯从之乎!”众许诺。承元乃视事于都将听事,令左右不得谓己为留后,委事于参佐,密表请朝廷除帅。

这一年,王承元年满二十岁,成德的将士向他行礼,他推辞不愿接受,一边哭泣,一边还礼。将士一再请求王承元继任节度使,王承元说:“皇上派宦官来监军,如有大事,应当与监军商议。”等到监军来到以后,也劝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