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部分 (第2/4页)

天下。随后,在城楼上大摆乐舞和杂戏,穆宗在门里观看。丁亥(十五日),穆宗亲临左神策军,观看摔跤和杂戏表演。

庚寅,监察御史杨虞卿上疏,以为:“陛下宜延对群臣,周遍顾问,惠以气色,使是忠若趋利,论政若诉冤,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衡山人赵知微亦上疏谏上游畋无节。上虽不能用,亦不罪也。

庚寅(十八日),监察御史杨虞卿上奏,认为:“陛下应当接见群臣百官,逐个征求他们对朝政的意见,态度要和蔼可亲,以便使对陛下尽忠的人感觉到他们是在求取功名,议论朝政的人感觉是在诉说冤曲。如果这样去做,而天下还不太平,那是没有的事。”衡山人赵知微也上奏,劝阻穆宗不要没有限度地游乐和外出打猎。穆宗虽然不能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去做,但也不怪罪他们。

'10'壬辰,废邕管,命容管经略使阳兼领之。

'10'壬辰(二十日),唐穆宗下令废除邕管经略使,命容管经略使阳兼领。

'11'安南都护桂仲武至安南,杨清拒境不纳。清用荆惨虐,其党离心;仲武遣人说其酋豪,数月间,降者相继,得兵七千余人。朝廷以仲武为逗遛,甲午,以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为安南都护。乙未,以太仆卿杜式方为桂管观察使。丙申,贬仲武为安州刺史。

'11'安南都护桂仲武赴任抵安南,杨清抗拒朝廷命令,不让他入境。杨清对部下用荆残酷,他的同党都离心离德。桂仲武派人劝说蛮人的酋长豪强归顺朝廷,数月之间,归降的蛮人一批接着一批,总计得兵力七千多人。朝廷得知桂仲武仍然没有上任,认为他停留观望不前。甲午(二十二日),任命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为安南都护。乙未(二十三日),任命太仆卿杜式方为桂管观察使。丙申(二十四日),贬桂仲武为安州刺史。

'12'丹王逾薨。

'12'丹王李逾去世。

'13'吐蕃寇灵武。

'13'吐蕃国出兵侵犯灵武。

'14'宪宗之末,回鹘遣合达于来求昏尤切;宪宗许之。三月,癸卯朔,遣合达于归国。

'14'唐宪宗末年时,回鹘国派大臣合达干来唐朝求婚,要求十分迫切。宪宗同意回鹘国的请求。三月,癸卯朔(初一),穆宗命合达干回国。

'15'上见夏州观察判官柳公权书迹,爱之。辛酉,以公权为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上问公权:“卿书何能如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默然改容,知其以笔谏也。公权,公绰之弟也。

'15'唐穆宗看到夏州观察判官柳公权的书法墨迹,十分喜爱。辛酉(十九日),任命柳公权为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穆宗问柳公权:“你的书法为什么写得这么好?”柳公权回答说:“写字运笔关键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听后默然不语,神色改变,知道柳公权是以用笔作譬来规劝自己。柳公权是鄂岳观察使柳公绰的弟弟。

'16'辛未,安南将士开城纳桂仲武,执杨清,斩之。裴行立至海门而卒;复以仲武为安南都护。

'16'辛未(二十九日),安南的将士打开城门,迎接桂仲武入城。然后,逮捕杨清,把他斩首。新任安南都护裴行立赴任到海门镇时故去。朝廷仍任命桂仲武为安南都护。

'17'吐蕃寇盐州。

'17'吐蕃国出兵侵犯盐州。

'18'初,膳部员外郎元稹为江陵士曹,与监军崔潭峻善。上在东宫,闻宫人诵稹歌诗而善之;及即位,潭峻归朝,献稹歌诗百余篇。上问“稹安在?”对曰:“今为散郎。”夏,五月,庚戌,以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朝论鄙之。会同僚食瓜于阁下,有青蝇集其上,中书舍人武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同僚皆失色,儒衡意气自若。

'18'当初,膳部员外郎元稹任江陵士曹时,和监军崔潭峻关系亲密。当时,唐穆宗还在东宫做太子,听到宫中有人朗诵元稹的诗歌,十分喜爱。待到他继位做了皇帝以后,崔潭峻回到京城,向穆宗献上元稹的诗歌一百多篇。穆宗问道:“元稹现在在哪里?”潭峻回答说:“他现在任职为散郎。”夏季,五月,庚戌(初九),穆宗任命元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百官知道元稹是由于得到宦官推荐而被提拔的,都鄙视他的为人。这一天,正好中书省的官员们在一起吃瓜,一群苍蝇落在瓜上,中书舍人武儒衡用扇子一边扇一边说道:“这些苍蝇是从哪里来的,都聚集在这里!”同僚们听他用苍蝇来讥讽元稹,都大惊失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