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部分 (第2/4页)

侮辱陈可,陈可亲手将家晟杀死,推举刘士政主管军府事宜,陈可自己做副使。朝廷当即颁下诏令任命刘士政为经略使。蒋玄晖是吴州人。

三年(丙辰、896)

三年(丙辰,公元896年)

'1'春,正月,西川将王宗夔攻拔龙州,杀刺史田。

'1'春季,正月,西川将领王宗夔攻克龙州,杀死龙州刺史田。

'2'丁巳,刘建锋遣都指挥使马殷将兵讨蒋勋,攻定胜寨,破之。

'2'丁巳(初五),刘建锋派遣都指挥使马殷带领军队讨伐蒋勋,进攻定胜寨,打败蒋勋。

'3'辛未,安仁义以舟师至湖州,欲渡江应董昌,钱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都知兵马使许再思守西陵,仁义不能渡。昌遣其将汤臼守石城,袁守余姚。

'3'辛未(十九日),安仁义从润州率军乘船到达湖州,想要渡过长江接应董昌,钱派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都知兵马使许再思驻守西陵,使得安仁义不能渡江。董昌派遣属下将领汤臼据守石城山,袁据守余姚。

'4'闰月,克用遣蕃、汉都指挥使李存信将万骑假道于魏以救兖、郓,军于莘县。朱全忠使人谓罗弘信曰:“克用志吞河朔,师还之日,贵道可忧。”存信众不严,侵暴魏人,弘信怒,发兵三万夜袭之。存信军溃,退保州,丧士卒什二三,委弃资粮兵械万数;史俨、李承嗣之军隔绝不得还。弘信自是与河东绝,专志于汴。全忠方图兖、郓,畏弘信议其后,弘信每有赠遗,全中必对使者北向拜授之,四:“六兄于予,倍年以长,固非诸邻之比。”弘信信之,全忠以是得专意东方。

'4'闰正月,李克用派遣蕃、汉都指挥使李存信带领一万骑兵借道经过魏州前往救援兖州、郓州,在莘县驻扎下来。朱全忠派人对罗弘信说:“李克用的意图是在侵吞黄河以北的地盘,他的军队返回的时候,你那里令人担忧。”李存信管束士兵不严,侵扰残害魏州人民,罗弘信大为愤怒,发兵三万在夜间袭击李存信。李存信的军队溃败,退到州据守,损失士兵十分之二三,丢弃资财粮食兵器数以万计;史俨、李承嗣的军队被隔绝不能返回。罗弘信从此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决裂,专心依附汴州的朱全忠。朱全忠正在筹划攻打兖州、郓州,担心罗弘信在背后算计他,所以每当罗弘信向他赠送财物,朱全忠必定当着罗弘信使者的面向北跪拜接受这些东西,嘴里说着:“六哥对我来说,是上一辈的人,不是邻近各道节度使所能比的。”罗弘信相信了这话,朱全忠因此得以专心攻打东面。

'5'丁亥,果州刺史张雄降于王建。

'5'丁亥(初五),果州刺史周雄向王建投降。

'6'二月,戊辰,顾全武、许再思败汤臼于石城。上用杨行密之请,赦董昌,复其官爵;钱不从。

'6'二月,戊辰(十七日),顾全武、许再思在石城山打败汤臼。唐昭宗根据杨行密的请求,赦免了董昌的罪过,恢复他的官职爵位;钱对此不服。

'7'以通王滋判侍卫诸将事。

'7'朝廷任命通王李滋兼管侍卫诸将事宜。

'8'朱全忠荐兵部尚书张浚,上欲复相之;李克用表请发兵击全忠,且言“浚朝为相,臣则夕至阙庭!”京师震惧,上下诏和解之。

'8'朱全忠向朝廷荐举兵部尚书张浚,唐昭宗想要重新任命张浚为宰相。李克用上表请求派军队攻打朱全忠,并且说:“张浚如果早晨做了宰相,我傍晚就要赶到朝廷!”京师上下震惊恐慌,唐昭宗颁下诏书劝李克用与朱全忠和解。

'9'三月,以天雄留后李继徽为节度使。

'9'三月,朝廷任命天雄留后李继徽为节度使。

'10'保大节度使李思孝表请致仕,荐弟思敬自代,诏以思孝为大师,致仕,思敬为保大留后。

'10'保大节度使李思孝向朝廷上表请求退休,推荐他的胞弟李思敬接替自己,唐昭宗下诏命李思孝以太师官衔辞退,李思敬为保大留后。

'11'朱全忠遣庞师古将兵伐郓州,败郓兵于马颊,遂抵其城下。

'11'朱全忠派遣庞师古带领军队讨伐郓州,在马颊水一带打败朱的郓州军队,于是抵达郓州城下。

'12'己酉,顾全武等攻余姚,明州刺史黄晟遣兵助之,董昌遣其将徐章救余姚,全武击擒之。

'12'己酉(二十八日),顾全武等攻打余姚,明州刺史黄晟派遣军队协助。董昌派遣属下将领徐章救援余姚,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