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部分 (第1/4页)

脑部桌铮�尚性本湍芄蝗范ㄓ氪蟀又�涞木嗬耄�缓笸断抡ǖ�恕�

最后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之后。英国皇家空军积极的行动了起来。首先是飞行员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甚至用苏格兰的一座大坝进行了模拟轰炸。最终,英国皇家空军只出动了10多架轰炸机,用7枚“圆桶”炸弹就摧毁了鲁尔区地两座大坝,导致德国鲁尔去被洪水淹没,大部分工厂失去了电力供应,上千平民被淹死,上百万人成为了难民,而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也在几个月之内下降了三成。可以说。在原子弹出现之前,这7枚炸弹所产生的破坏是最为巨大的。

英国战败之后,唐帝国远征军,以及最先到达的陆战队首先控制的就是英国的各个科研机构,在封存了英国的机密文件的同时,陆战队与远征军地好几支特别行动部队还依据当时拿到了英国重要人员名单,迅速的将没有来得及逃出英国,或者是匿藏起来的英国科学家,工程师给软禁了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帝国获得了英国“圆桶”炸弹的详细技术资料,并且拿到了英国皇家空军轰炸鲁尔大坝的详细作战经过。最重要的是,当时一批参与了这次轰炸行动的英国工程师被控制了起来。

德国鲁尔大坝被炸,也给了唐帝国巨大的震撼,同时让唐帝国认识到,攻击敌人的基础电力与水利工程将对敌人造成巨大的打击。因此,当时帝国陆航就有人提出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敌人。可问题是,没有合适的目标,所以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展开。直到太平洋战争基本上尘埃落定,罗云冲出任了陆航司令的时候,这些秘密研制计划才被重新翻了出来,而当时罗云冲最重视的几个计划中,利用英国人在实战中获得的经验,用类似的办法打击美国的水利设施的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在27年底,帝国的工程师就基本上摸透了“圆桶”炸弹的基本原理,随后在获得了几名英国工程师的协助之后,这些为陆航服务的工程师开始根据帝国陆航装备的,以及即将装备的重型轰炸机对英国的“圆桶”炸弹进行了改进。主要的改进就是修改炸弹的外形设计与尺寸,调整装药量,使用更好的材料来制造弹体,同时用更准确的水压引信来提高炸弹的引爆准确率。

经过了这些改进之后,新式“圆桶”炸弹不但可以由速度更快的“鹏”式轰炸机投掷,而且在水面上反弹时更加稳定,其实这也是当时“圆桶”炸弹的一个主要缺陷,在英国轰炸机攻击鲁尔大坝的时候,就有好几枚炸弹从大坝顶端跳过,从而没有命中目标。另外,在采用了更好的材料之后,弹体更为坚韧,在撞上大坝之后的变形量更小,从而减少了哑弹的几率,并且使炸弹能够更平滑的下沉。新式引信的作用也非常巨大,这可以使炸弹在更为精确的深度上爆炸,产生最大的破坏效果。

现在,这种已经制造了出来的新式“圆桶”炸弹的重量减轻到了7。5吨,但是其装药量提高到了4。5吨,使用的也是爆炸威力更大的特种炸药,4。5吨的装药量相当于6吨黄色炸药产生的破坏力。最重要的是,后来工程师在炸弹上安装了旋转角度控制器,也就是说,可以由该控制器控制炸弹引爆的角度。再加上定向爆炸装置,就可以使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从而翻倍的增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提高破坏威力。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改进之后,工程师首先通过计算任务,这种炸弹也可以破坏并不是太坚固的重力坝,而不仅仅只是破坏应力坝。当然,要想彻底破坏重力坝,需要使用的炸弹数量肯定更多,而且最好能够让两枚以上的炸弹命中同一部位,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随即,罗云冲就准备组织人员对工程师的计算进行实际测试,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一任务分派下去,古迅雷就发出了支援请求,罗云冲不得不在实战中来检验这一理论了。反正对罗云冲来说,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少负面影响吧!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六十一节 大鹏展翅

罗云冲的讲话只持续了五分钟,这也足以让吴林糠等人认识到,他们将去执行一个相当重要,同时也相当危险的任务。当时,吴林糠并没有听明白要去轰炸哪一个目标,可他听清楚了一句话,那就是,他们这次的轰炸行动将不会有战斗机掩护,也就是说,目标在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他们将孤军深入敌人的防区后方,然后完成轰炸任务!

任务也很快就分配了下来,吴林糠这批飞行员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适应美洲地区的环境,尽快达到最佳战斗状态,而这只有通过不断的飞行才能够完成。具体的作战行动是由罗云冲,以及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