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4页)

显得越发重要。按照物极必反的原理,涨得越高往往跌得越深,所以在所“控”的仓位里,特别需要回避那些热门、强势、题材多、涨幅大、让人眼红的品种;可适度吸纳些冷门、弱势、默默无闻、涨幅不大、基本面好、跌起来不怕的“放心”股拿在手里。

(4)心理险。股市变幻莫测,风险不可不防。有了上述三根“保险”,还得再加一根心理险。即,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要有两手准备,既有好的预期,更有坏的打算,一旦出现意外,也能坦然面对。

弄清楚了上述问题,设想好了应对之策,再加上这4根“保险”系在身上,别说在眼下2791点“空中施工”不会感到惊慌,就是将来踏在更高的“空中作业”,也不会“恐高”,也能达到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境界。

(写于2009年5月10日,修改于2009年6月7日,原载于2009年6月24日《羊城晚报》)〖HT〗

风控重于逐利

股市永远都不缺机会,只有学会及时风控,才能实现长久逐利。

炒股,说白了就是风险与机会的博弈,风控与逐利的较量。衡量投资者是否成熟,不仅要看其逐利能力的大小,更要看其风控能力的强弱。处理好了风控与逐利的关系,离成为一名理性、成熟的投资者就不远了。

要不要风控

风控与逐利,既互相制约、彼此对立,又互相依存、彼此统一。一方面,逐利是最好的风控。要想在股市有效地控制风险,必须学会适时出击、追逐利润,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像半年前大盘在2000点下方运行、许多人深套之际,如果敢于重仓出击,再守仓至今,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在大盘和个股处于相对低位时采取持仓、逐利的策略,就是最好的风控武器。“逐利是最好的风控”,跟军事上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是同一个道理。

另一方面,风控也是为了更好地逐利。只知道进攻,不懂得防守的士兵,不是一名优秀的士兵。炒股也一样,只知道逐利,不懂得风控的股民,同样不是一名成熟的股民。

只要稍作分析,便不难发现,本轮历时半年的上涨行情,始于2008年10月28日,当天上证指数创下了调整以来的新低1664点。随后,经过多方长达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创出了2688点的反弹新高,涨幅达到60%以上。期间,不少个股的涨幅更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账面上的赢利。

除了技术面大盘和个股出现较大涨幅、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需要及时风控外,政策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深交所已连发三篇警示市场风险的文章:4月9日,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发表《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参与创业板市场投资》;几天之后,4月14日,深交所专稿《历数股市概念炒作骗局》;4月17日,深交所再次发表《谨防盲目追涨杀跌的投资风险》的文章,提醒投资者面对市场升温和新市场的开启,在“追”和“杀”的时候更要理性分析,做好功课。还有银监会,也开始重点检查贷款流向,以防投机股市。

管理层这种提示风险的做法,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从以往的经验看,管理层初次提示风险后,市场仍可能我行我素,但若多次出台降温措施,就需要引起注意。再退一步而言,即便不考虑这些因素,单从投资者自我保护角度出发,与半年前相比,目前的点位也更有必要进行风控。

能不能风控

股市的风险,表面看变幻莫测,谁都无法预料和控制,但实际上也是有“规律”可循,也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控制风险,极端的两头分别位于底部和顶部。底部的风险是做空。在底部,风控的关键是克服恐惧、避免做空。只要加强学习、独立思考,风控并不难。记得2008年10月大盘触及1664点前后,许多投资者被跌得晕头转向、不敢持股。当时,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国家领导人发表了题为《亚欧携手〓合作共赢》的致辞,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讲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向公众传递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信息。此时,投资者如果善于独立分析,做到不人云亦云,就能坚定持股的信心,就能有效地避免底部做空的风险。

顶部的风险是做多。在顶部,风控的关键是克服贪婪、避免做多。只要摆正心态、不恋不贪,风控也不难。最近创出的2579点的反弹新高,是不是头部、顶部,谁也无法知晓,但懂得风控的老股民都不会忘记风控的重要性,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