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于底气不同、“保险”有无。

投资炒股,最好每次都能踩到“弯”处、踏在“点”上,做到高抛低吸、万无一失,无论是小波动,还是大波段,都不错过。但老股民都知道,无人能做到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在大盘连涨半年、拉出千点长阳之后,卖不卖、买不买?“高空作业”怎么做才能镇定自若不“恐高”呢?

世事难料,股市更难测。

半年前——2008年10月。寒风里的股民,被历时一年、超过七成的跌幅,砸得“头破血流”,打得“落花流水”。面对1664点的大盘,心态好的,继续坚守;嗅觉灵的,捡了便宜;亏不起的,抛出了带血的筹码。

8个月后——2009年6月。指数突然涨了七成,创了反弹新高2791点,许多个股牛气冲天,不少股民乐翻了天。看着屡被刷新的指数,有人依然坚守,有人见好就收,有人则不顾一切继续往里冲。

股市里的风风雨雨,回过头去看,一清二楚,但要往前看,却不容易。的确,在大盘连涨半年、涨幅已达七成之后,大盘向何处去,股民该怎么办?卖不卖?买不买?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回答你,谁也无法回答你。

没有答案?其实也有!答案就在每一位投资者自己的心里头,就看你接受不接受:

大盘指数没有绝对的高和低,关键是看投资者的策略是否正确。回头看,大盘6124点是顶部,该清仓离场;1664点是底部,该满仓杀进,对此,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该这么做。但在当时,有多少人认为6124点是顶部,相对于8000、10000点,甚至更高的预期,充其量是个半山腰的位置;又有多少人认为1664点是底部,相对于1500、1000点,甚至更低的猜测,顶多是个下跌途中的中继。如今也一样,2791点,是高还是低,没人说得清。如果把目光再放得长远些,又有谁能肯定,6124点一定不会被突破,1664点一定不会被击穿?既然大盘指数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那就要看投资者的策略是否正确。如果预期未来指数向上,那就只买不卖;如果预期指数向下,那就只卖不买。对此,既要想好,更要做到,切忌思路不清、胡*来。

不同个股没有绝对的机会和风险,关键是看投资者的操作是否得法。无论何时,都没有哪一支股票只有机会没有风险,也不存在某只股票只有风险没有机会。骑上了牛气冲天的大黑马,是否一定富得流油?碰上了死气沉沉的妖股,是否一定赚不到钱?回答是:未必。原因何在?投资者心态的差异、操作的方法不同所致。投资同一支股票,不同的投资者,买入时的想法五花八门,卖出时的理由千差万别,结果当然也是大相径庭。尽管在操作方法上没有千篇一律的程式,不同的个股也不存在绝对的机会和风险,但在操作时必须慎之又慎。若能做到买入前小心、买入后安心、卖出后称心则更好。

不同股民没有绝对的恐高不恐高,关键是看投资者的“保险”系没系好。在同样高度的“层面”操作,有人觉得这是在“高空”,有人觉得并不“高”;即使是在公认的“高空作业”,也有人“恐高”,有人镇定,区别在于底气不同、“保险”有无。有“保险”,才会有底气,才会镇定;没“保险”,当然没底气,自然要“恐高”。

在大盘已拉出千点长阳之后的今天,笔者感到,作为普通散户,要想在“高空作业”中做到镇定自若,必须给自己系上以下4根“保险”。

(1)资金险。投入股市的资金,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的闲钱,赚了当然高兴、亏点也能承受,“作业”起来就不大会“恐高”;另一类则是孩子的教育金、父母的养命钱,甚至不惜高利借贷而来,只能赚、不能亏的,这就很难做到镇定自若。对后者,就急需系上“保险”。系的办法只有一个,挪用的尽早补上,借贷的及早还上。无论盈亏,第一时间卖股还钱都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用这样的资金入市炒股,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尤其是那些自己没有偿还能力而盲目借贷的股民。

(2)仓位险。如果是自有资金,是闲钱,可以留在股市,但要控制仓位,尤其是在大盘拉出千点长阳,个股出现数倍涨幅之后。炒股,不缺的是机会,缺少的是“保险”。无论你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操作,要系的第二根“保险”,就是学会控制仓位,大盘和个股越往上涨,仓位就越要控制,越要降下来。

(3)品种险。若用的是自由闲暇资金,仓位也控制好了,还要加上品种险。因为是“高空作业”,品种选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