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鸿章是慈禧的心腹,顽固的保皇党,没有慈禧太后的点头,李鸿章什么事都不敢干,不愿干,干了他就不是位高权重的李鸿章了。

派系倾轧,经费筹措,眼光的局限,奸佞的谗言,政治的腐朽。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也不过是个噱头而已,李鸿章顾虑的太多。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这又是谁的错呢?大清输在体制上,输在思想与文化上,输在民族劣根性上。不是输在某个人身上。

总之,现在的李鸿章,这位为现代化折腾了一辈子的卖国贼在接见台海使者之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在南台海海军重创倭国舰队之后,是否就意味着大清水师在今后就能够力压倭国水师一头呢。而台海岛在回归之后腐朽的大清是否又能保住这块土地呢?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大清水师出发救援南台海不久之后。

琉球群岛。

金湾军港。

标准倭式平头,鼻子下留着一小撮胡子,双手握在刀柄上方,以指挥刀支地,春平一郎站立在船舱之中努力维持着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

“小犬君的干活,你的大大的坏!心的坏啦坏啦的有。”

春平一郎没有想到一纸任命书就让自己的副官小犬二郎立即从一条温顺谄媚的哈巴狗变成了一匹择人而噬的野狼。

“春平君,你可不要怪我,我是奉命行事。按照大倭寇帝国军部密令,海军中将春平一郎指挥作战不利,就地免职看押。而我,小犬二郎,帝国海军上校,将成为西海舰队临时指挥官,率领帝国舰队立即回国。”

一脸狼像,小犬二郎拿着鸡毛当令箭,翻身农奴把歌唱。接连损失了两艘铁甲舰,可以想象倭国高层是如何震怒,就算春平一郎贵为海军中将,也根本就没有翻身的可能,是以小犬二郎毫不忌讳的充起了老大。

“倭国和南台海很多人家,离散的有,死亡的有……友好,永远的要,战争,永远的不要。”一封议和书,止戈兴仁,代表着倭国和南台海的战事告一段落,短暂的和平又将到来。

登陆后陆军的失利,海军被重创,就这样,未等大清南、北洋水师凑出的十几艘小艇到来,倭国舰队就踏上了回国之旅。

第九十九章 风云变

在满清入关前的数百年间,台海岛上的各族一直为东方古老帝国所统治。来自大海彼岸的一道道七彩圣旨就如同上苍的旨意,为台海各族所尊崇。

世间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它们用的都还是圣旨,它们统治的都是那片土地。

长时间的服从形成了惯性,习惯使得台海岛的各族都无法完全忽视那一张薄薄绫锦织品和上面所写之文字。

被光绪帝任命为台海总督,高举大义之旗,罗凯一统台海岛的步伐不知道被加快了多少倍。

不过在和倭人较量一场之后,罗凯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小小一台海岛上。

以借刀杀人之计把海军和陆军中不和谐的声音全部和谐掉,罗凯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军政,发展势力。

罗凯知道在这列强并起的十九世纪末期,自己的这点势力根本算不上什么。自己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那座现代化的造船厂了。

时间稍纵即逝,岁月辗转如梭。

东亚局势如风如云,风云聚会,变化无常。罗凯一边静观东亚局势的变换一边努力壮大着自己的实力。没有海权,何来话语权,更不提霸权。

阴历壬午年五月,即1882年7月23日,朝鲜京城五营士兵由于连续十三个月没有领到饷米,聚众喧哗骚动,朝鲜宣惠厅虽然将刚运至京城的漕米发放下去,但是米中掺入砂糠等物,不堪食用。

士兵与库吏理论,发生冲突,汉城捕盗厅要将为首士兵四人逮捕斩首。士兵们积怨爆发,同市民一起发动暴动,捣毁宣惠厅堂上官闵谦镐以及闵台镐、韩圭稷等外戚权贵宅第,夺取武库,攻打捕盗厅,然后包围兴宣大院君府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