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2/4页)

统领的官报而已,其实却然而不然,那鱼家父女诚然已离太湖他去,至于到什么地方去,却很难说,不过,这位水师统领黄大人却吃了一个哑吧亏说不出来,所以才只有命各山里正绅董出具切结销差,其实却几乎闹了个未及交锋先丧元戎咧。”

曹寅忙道:“真有此事吗?这位黄统领也就真胆大得很,皇上现在江南,他怎么竟虚报军情?万一有人把这事再奏明上去,他有几个脑袋?却恐又系传闻失实咧。”

王熙儒笑了一笑,便不再说下去。程子云正听到要紧之处,忽见他笑而不言,不由着急道:“这位黄统领到底遇上什么事,几乎把命送了,你为什么说得好好的却又不开口了?”

王熙儒摇头笑道:“我本想说下去,却无如我这位世叔不肯相信,所以只好不说了。”

曹寅也忙道:“我并非对世兄的话不肯相信,只觉得这位黄统领未免胆大妄为而已,即是真有此事,你不说反是见外了。”

王熙儒才又将黄统领入湖搜剿的经过说了出来,原来这位黄统领原也是镶黄旗人,倒也是一员宿将,年纪已在六十以外,原来曾在施琅部下供职,半生戎马,功名全从战功得来,奉命之后,便统率了五十条大小战船,算是两个营头兼程前往太湖出发,那陆路上是由一名参将率领,也是两个营头,却由黄统领节制调遣,等到湖边,恰好天色已晚,暂时便住了下来,拟等第二天一早,就近先在湖边各地查询一切,再定搜剿之策,这两路官兵一经住下,岸上是人喊马嘶,湖下是樯帆林立,上下灯火通明,时当天下已定,多年未见兵戎,军容之盛,也算够瞧的,那一带,简直闹了个鸦飞雀乱,东山一带,更是骚扰不堪,等到二更以后,方才平静下来,黄统领宿在船上,因为那是一个三军司令的所在,本来防守就严,加之黄统领也素闻太湖颇多能手,又有鱼老行刺,就擒后经人劫走的事在前,更加小心戒备,不但刁斗之声相闻,便那船上,艋首后艄也全有戈什哈和亲兵等人轮流防守,后边又全围满了战船,论理便插翅也难有人飞入,但到了三更以后,黄统领因为年事已高,不免疲乏,正待宽衣就寝,忽听那舱外一声佛号,似乎一个和尚高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接着又听木鱼卜卜连响,心方微讶,这时候哪里来的和尚,竟跑到我这战船上来,正待着人查问,倏见烛光微闪,只见一个清癯老僧,已经掀起门舱布帘而入,站在面前,再一看那老僧,一身缁衣,须眉全白,年纪至少也在七十以上,虽然面容清癯瘦削,却二目神光满足,毫无老态,正一手拿着一个碗口大小的木鱼,手拿着一个朱漆木槌在敲着,不由惊喝道:“你这老和尚是哪里来的,为何夤夜到本镇船上来?”

那老和尚微笑道:“贫僧从来处而来,只求大人稍发善德,略微顾全这一带善良百姓。”

黄统领不由怒道:“本镇自统兵以来,素不扰民,何用你来相求,这等重地又岂是你一个出家人所可擅自出入的。”

那和尚又笑道:“大人不必动怒,贫僧也知道大人行军,纪律素称严明,决不扰民,不过这太湖之中,向无匪类潜伏,大人这一来,才只一会工夫,便使行人裹足,居民闭户,不扰民而骚扰便在其中,何况贵部良莠不齐,索饮食,借宿处,更不乏人,大人虽不扰民,老总们却未能如大人所言,所以贫僧才不揣冒昧,前来为这一方百姓请命,还望大人明察才好。”

黄统领愈怒道:“依你所言,难道便让本镇就此回去不成?须知本镇此来系奉圣命,却由不得你说咧。”

正说着,猛觉身后一股劲风扑到,方待转身,倏又觉得项上一凉,接着又听背后有人大喝道:“你这老和尚客气什么,这等鹰犬不过鞑虏面前三四等的奴才,和他有什么话说?待我一刀砍了,不就完了吗?”

这一来只惊得黄统领魂飞天外,料定身子已落人手,那架在项上的,一定刀剑之属,稍一抗拒必无幸理,亏得他久历戎行,胆量毕竟与文官不同,忙将心神一定道:“黄某此来,实在亦非得已,还请容我一言再为动手,也还不迟。”

一语方罢,便听那老和尚道:“彭兄且慢鲁莽,黄大人与我辈素无仇隙,此番果系情非得已,大家不妨再从长计议。”

接着又听身后那人喝道:“你理他咧,方才你听见他那一派官腔吗?这等人便宰了也不算冤枉。”

那老和尚又笑道:“你也真的性急,这大年纪,怎么还火气未退?他只求说一句话,为什么全不答应,且把那家伙放下来,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不好吗?”

说着,猛觉那项上冰凉的家伙一撤,又听那人喝道:“你想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