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 诞生之初

1944年随着河南战场汤恩伯的溃败,皮定均支队2个团(太行3团和35团)9月21日飞渡黄河,挺进豫西。(一说9月5日,支队在林县家园誓师出发,由济源县蓼坞、河清强渡黄河,直插宜阳县境的赵堡。)皮定钧指挥第3团钟发生部9月29日袭击日军正在修建的登封城南机场,完全摧毁,歼灭日伪军60多人,并解救民工2万多人。1946年在中原突围后加入华东野战军。后方升普和皮定均率领该独立师回到华北太岳军区,编为61军181师,即皮旅。皮定均是军长,后为开国中将,方升普是副军长,后为开国少将,方也转入空军任职。

皮定均、徐子荣、钟发生战斗部署是:6连战斗力较强。由连长武占魁带领,袭击登封西关,防止城内鬼子增援机场。9连由东南角向机场突进。3连从西北角朝机场袭击。机炮连作机动使用。指挥所设在机场西100米处的山头上。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三,云层较厚掩住了月光。

皮旅的太行3团和35团,共1502人。3团共7个连,团长钟发生,政委陈行庚。35团是个小团共5个连,团长王诚汉,政委马毅之。因为当时八路军刚从精简整编中恢复过来,所以两个团的兵力还不如抗战初期一个团。在八路军前方总部所在地麻田镇,参谋长滕代远宣布了总部的命令:任命皮定均为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徐子荣为政治委员并兼任豫西党的地委书记,方升普为副司令员,郭林祥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熊心乐为参谋长。机关由太行7分区直属机关等单位的80多个同志组成。

1944年10月

第1支队(即豫西抗日游击第1支队,1944年9月在太行军区组成)

支队长 皮定均 政治委员 徐子荣 副支队长 方升普 副政治委员 郭林祥

参谋长 熊心乐 政治部主任 郭林祥(兼)

第3团

团长 钟廷生 政治委员 陈行庚 参谋长 沈甸之

第35团

团长 王诚汉 政治委员 马毅之 参谋长 张介民

1945年5月

第1支队

司令员 皮定均 政治委员 徐子荣 副司令员 方升普 副政治委员 郭林祥

参谋长 熊心乐 政治部主任 郭林祥(兼)

第3团

团长 钟廷生 政治委员 陈行庚 参谋长 沈甸之

第35团

团长 王诚汉 政治委员 马毅之 参谋长 张介民

组建豫西支队 挺进敌后抗日

1944年春,日寇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失利,为挽救其最后失败命运,日寇华北方面军调集5万余兵力发动中原战役,企图打通京广铁路交通线。4月17日,日寇由豫北、晋南渡过黄河,协同豫东日寇,分沿叶(县)洛(阳)公路和陇海铁路向豫西重镇洛阳、陕州进攻。驻守河南国民党军汤恩伯、蒋鼎文、胡宗南等部40余万人不战而逃,短短37天时间,郑州、开封、洛阳等38座城市沦陷。豫西人民惨遭日寇烧杀抢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解救河南苦难同胞,扩大敌后抗日战场,连接华北、华中解放区,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于5月11日、6月30日相继发出《关于向河南发展方针的指示》、《关于向河南发展问题给北方局的指示》,后又于7月25日发出《向河南进军的部署命令》,决定从太行军区抽调得力干部和精锐部队组成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尽快挺进豫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千里挺进豫西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迅速从太行军区抽调一批骨干,组成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挺进豫西建立抗日根据地。

7月中旬,接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紧急通知,太行军区7分区司令员皮定均、5分区地委书记兼政委徐子荣,前往山西辽县上麻田村中共北方局驻地受命,负责组建“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分别被任命为支队司令员和政委;另抽调7分区副司令员方升普任支队副司令员、6分区政治部主任郭林祥任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8分区参谋长熊心乐任支队参谋长、八路军129师情报处处长孔祥祯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组成支队领导班子。

8月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