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页)

次的考试,使我感觉到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我和所有的学子一样接受考试。虽然我为学习英语倾注了十年的心血,但我并不知道自己的英语水平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所以,我积极地去参加各种考试。

无论是四级还是六级或者是托福考试的成绩,都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代表什么。但是,我承认这些考试和考试成绩改变了我的命运,更准确地说,是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我每天都要收到很多来信,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家长、教师、媒体,形形色色的朋友都有,还有人给我打电话,有的人竟然到清华大学十五食堂来找我。我原来平静如水的生活被打破了。尽管我一如既往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心态很平和,也从不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处在一个无法宁静的客观环境之中了。

我的考试成绩出来后,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栏目给我做了一个专题,我记得那是我四级考试成绩出来后的第三个月。这个节目是以一个进京城打工的农民的角度切入的,后来我听说这个节目还获了大奖。我很喜欢这个节目,镜头中阴郁的色调和黯淡的色彩,象征着每个打工者艰难的生存处境和复杂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它真实地揭示了我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我每看一次这个节目,都忍不住会流下辛酸的泪水,内心充满了欣慰的感动。

我常常想,上帝会厚爱每一个人的,它会用不同的方式对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给予补偿。但是,上帝只钟爱那些自助的人。如果你不努力,你不拼搏,所有的机会都会和你失之交臂。如果在这十年之中,我放弃了对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当这一切机遇到来的时候,我又怎么可能把握住呢?

1。饥饿的恐慌

张立勇

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一个大学比一个村还大。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向往和憧憬一个叫大学的地方。

我们村就是个大家族,姓张的人特别多,大约有200多口人。我们家就在村子前面;一开门就能见到大山,真像成语中说的开门见山一样。门口就是水田,对面就是大山,四周也都是山。自然风光非常秀丽,人们置身其中,就感觉走进童话的世界一样。可是,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对生活在这里的山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这里很贫困,交通非常不便,山民居住的条件也很简陋。生存成了山民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不会有心思尽情地享受美丽的大自然的恩赐。

我们在山谷里,去一次镇上要走几十里山路。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载着每个山民的人生,也记载着我童年和少年的人生。

我有一个叔叔住在另外一个县,他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每逢放假的时候,他都会到我们村里玩,我们会围绕在他的身旁,贪婪地听他讲北京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说,人民大学比几个村子还要大。我当时很惊讶,天哪,那么大的校园啊!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一个大学比一个村还大。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向往和憧憬一个叫大学的地方。许许多多的梦想,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徐徐地飞翔了。

在家里,我常常听爸爸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爷爷在我爸爸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改嫁了,就剩下爸爸和姑姑两个人相依为命。他俩一贫如洗,连农具都没有,去干活的时候还要向别人借,借别人的锄头,借别人的牲口。农忙的时候人家也干活,龙口夺食的季节,人家都在白天黑夜没命地干,父亲只能抽空儿去借了。

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的约束和管教,他很调皮、很捣蛋。村里人都用同情和怜悯的眼光打量着爸爸,他们都觉得这个孩子一辈子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能连媳妇也娶不上。有的人也会歧视我爸爸。爸爸后来长大了,懂事了。可以想像,一个穷孩子在那个年代没有父母有多艰难。他向别人借钱的时候,人家会这样想:他有能力偿还吗?所以,歧视、尴尬、拒绝、冷漠就成为家常便饭。但我特别尊重我的父母,特别崇拜我的爸爸,他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最起码他打破了众人觉得这个孩子连媳妇都娶不上的评价,他不仅养活了一个家,而且还生养了三个孩子。我爸爸把姑姑嫁了之后,用姑姑的嫁妆钱给自己娶了媳妇。要是姑姑不出嫁,爸爸就没有钱娶媳妇。虽然我不能对这种事情做评论,但这件事让我对贫穷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爸爸虽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也算不上特别有本事的男人,但是他能撑起一个家来,能养儿育女。我觉得他已经很了不起了。在村里,我们兄妹几人读书都很用功,这是最让爸爸自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