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节没有调整好,下个季节秋天就容易得寒热交替的疟疾,到了冬天还可能会重复发病。这也从根本上告诉我们,对于夏天丰富的阳气,应采取适应并吸纳,而不是抵触和逆反的方式。倘能如此,也必然会让人体健康的生命之花得到盛放。
说到这里,有一点值得分享的内心体验是,《黄帝内经》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养生之”圣经“,就在于它阐述的往往不仅是一种具象的东西,还带有一种根本的说明。就拿夏季养长为例,植物的开花结果是如此,其实人的生命也一样。具体说来,阳气开散可催花,阴气凝聚方生果。植物有雌雄,人有男女;植物在天地气交的时候会开花结果,人尽管体现方式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从个体生命来讲,会有一个性别特征的日渐凸显,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生命之花渐至盛开,而在男女生命之花盛开的同时,一种相互吸引的“花粉”开始传播荡漾,双方跨越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界限后相互采纳精华最终“结果”,即有了新的生命的诞生。这里,《黄帝内经》还值得颂扬的一点是,它不仅是漂浮在半空中的美丽的云彩,空有其看似完美的气机理论的阐述,而且还告诉我们生命到底该如何滋养,这里提出了“夜卧晚起”,没有任何成本,只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施行的一个方案。
如果认真研究过春季养生,那么,这里,细心的你就会发现,《黄帝内经》在春季养生的时候也打过“睡觉”的主意,而且都相同地提到了“夜卧早起”,二者是否本质上都一样呢?是不是说春季养生和夏季养生基本没有什么时令变化的影响呢?如果相对量化来说的话,那就是夏天需比春天睡得还要晚一些,白天起得还要早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夏天阳气充盈,而且从看“天色”的角度上讲,昼更长夜变得更短了,所以人的养生也要与阳气的渐盛相呼应,要睡得再晚一点,起得再早一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夏季养生,边疏泄边避暑(1)
时下,提到夏天,人们很容易会想到一个词:桑拿天。骄阳似火的夏季,让很多因为害怕寒冷而把自己装进套子的人也会对冬天充满念想;但另一方面,时令是无法“换台”的;再说,夏季阳气充沛也是生命之花绽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如果姑且把避暑算作首先需要“救急于水火”的事的话,那么,与环境相适应的疏泄也绝对不可以懈怠。
(1) 迫在眉睫的夏季避暑
太阳像一个在我们头顶从上面加热的火炉,世间万物被滋养着,被炙烤着,面对此,海参会蜷缩着身子躺在浅海中不吃不动,用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直到秋凉;非洲浅海水域的肺鱼可以通过自身分泌黏液把泥土粘在一起筑成避暑求凉的安乐窝;南非的树鱼则会爬到树上的阴凉处,为了度过酷夏而酣睡两个多月;而当鲸鱼觉得热时,它可以用冷水冲洗口腔和鼻腔,然后会把热水变成美丽的喷泉;其他的如松鼠会翘起尾巴遮阳,兔子会用耳朵散热降温,蜜蜂会用双翼扇风,犀牛可以在泥里打滚,狗可以吐舌头散热,鸡可以展翅降温。人呢,人该怎么避暑?风扇24小时夜以继日地散热吗?空调开到18℃把房屋变成一个“大冰箱”吗?
有一个词叫“苦夏”,大体上就是针对那些容易中暑的人而言的。说夏天的时候很苦,原因就是阳气太盛,天气太热。这个时候,既要让阳气升发,又要注意不让阳气过度发散。就如何避暑的问题,人跟动物避暑的方法类似,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临床调查发现,夏季中暑人群大体与我们公交车需要优先照顾的人群相当,即老、弱、病、孕等,残多为外力所致,一般说来与中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下面就从这个分类出发,进行一个中暑原因和应对上的简单说明,可参照对号入座。
其一:老
老,即老年人。老年人之所以容易中暑,一句话就说完了,因为他们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可以近似地打个比方,就像很多家用电器,如电脑、电视等用得时间长了,大多会有散热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功能发挥一样。老年人本身体质弱,而且常患有心血管疾病等一些慢性病,所以老年人更容易在高温季节中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这里建议老年人在气温超过37℃时应尽可能呆在相对凉爽的屋子里,少到阳光直射的地方。即使喜欢运动对自己体质较为有信心的老人,也要尽可能避免在中午11时至下午4时这段炎热的时间里进行锻炼,以减少外界的阳光直接辐射在身体上。在出汗后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为了防止狂饮,绝对不可等到口渴了再去饮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