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波战机和直升机等系统。基地上的各部队可是忙得不亦乐乎,塔台上的空军上校马成辉在指挥缴获的2架C-130J升空返航,他们趁天黑迅速装满了2架Z-14,让它们满载着仓库中的部件、专用的维修设备和工具,还有拆卸的防空导弹发射和控制装置、高炮、导弹和炮弹,立即返航。崔营长更是忙,他指挥留下的50多名特种兵,少数人在远处通往台拉登的公路上警戒,大多数却在忙于“接待”前来维修的战损的直升机,由于前沿基地遭受打击,一些燃油即将耗尽的直升机也到了这个后方基地。他们到战斗结束居然接收了6架阿帕奇、4架卡-50、3架OH-58D和6架超级山猫,技师们则忙于为它们装上我军的识别器,然后由特种兵把它们飞回去。到后来居然还有2架超级美洲虎和1架苏-30迫降在这里。他们还不断地向上级报告,受到敌机袭击,但用高射炮击落了1架敌机。

由于敌机彻底被逐出天空,那些遭受围攻的前沿基地可就惨了。位于西部边境最南端的杰莫利东南和利勒姆边上的2个基地是印陆航集团军第3旅的,部署了二支陆航突击分队共有54架直升机,原定作为突击扎达北部的原第四整编山地师的基地的前锋,这一地区是尼泊尔、中国和印度三国的边境,地势极为险峻,这二个基地是最近突击扩建成的,在东北方的前沿还有第73步兵师的守卫阵地,在周围是第3旅的2个机械化突击营的驻地。基地周边的高地上还有2个防空导弹连担负对空警戒。我军由第21集团军陆航兵团的2支突击分队实施攻击,中央突击师的陆航兵团则负责阻截印军的增援部队。

战斗一开始,这2个基地出动了16架武装直升机升空阻截,被击落了9架,此时基地已是一片火海,幸存的7架赶紧向西逃窜到后方基地。周边高地的防空导弹连全部被摧毁,第21军的突击队随即被机降到这2个基地的周边高地上,很快就部署了炮兵阵地。中央突击师的突击队则在通往基地的各路口部署阻击阵地,并对周边的印军阵地发起炮击。

印第3旅旅长瓦谢拉准将不久觉察了我军的意图,命令周边的突击营增援基地的守军,并请求73师的部队也给予支持。可是印军已失去了制空权,前沿直升机基地全部遭到炮火封锁,防空阵地又形同虚设,低空全部是我军直升机的天下。再说73师的阵地是面向东北方作防御的,在中央突击师的火力打击下损失惨重,本来还指望第3旅的武装直升机的支持呢。只有2个机械化突击营的部队还在组织部队增援,试图突破中央突击师的阻击,不久又遭到H-6的猛烈轰炸,其惨况可想而知。

我第21军的陆航兵团在炮火准备中摧毁了基地中的全部重火力,把印军压到了防御工事中,然后组织地面进攻,电甲虫步兵战车和TJ-1火力突击车沿山路而下,印军各处地堡中的机枪根本失去了作用,电甲虫的30毫米机炮对各个射击孔逐个“点名”,步兵们一下战车就以步榴枪攻击试图发射火箭筒和肩射导弹的印军。激烈的战斗进行到11:00时,2个基地上的印军先后停止抵抗,举手投降。在空中和山头阵地炮火的联合打击下,周边阵地的印军自顾不暇也无力组织象样的冲击。

其战果令第21军军部的参谋们都感到吃惊,从利勒姆边上的那个较大的基地的指挥部中率领残部投降的居然是第3旅的中校副参谋长,和第2营的少校营长等主要军官,俘虏了第2营和第3营的240多名官兵,这2个基地的洞库里的装备更是出乎意料之外,除了第3旅的38架阿帕奇、基沃瓦勇士、超级山猫、ALH和CH-47各型直升机以外,还有4架卡-60、4架米-24D、6架米-8和米-17呢,后来才知道那是73师的陆航大队的。更惊人的是,还有24辆“鼬鼠2”微型战车和32辆“潘哈德”VBL火力突击车。都是准备由直升机吊运到作战地域去,参加对第四整编山地师基地突击的。这一下它们都很快被直升机运送到那里了,不过要经过电气和驱动系统的改装,将成为我军防御部队的利器。

在北部的战斗更加激烈,那12个基地驻守的部队是印陆航集团军第1旅的2个陆航营的精锐部队,有124架直升机,还有一个装甲营的大部分部队,他们是正面突击斗拴特别里奥地的主力。其周围是137师部队的阵地,这支部队原来是地方守备部队老兵很多,由于印军的精锐部队消耗太大,他们被升级为主力,武器得以更新,配置了不少装甲车和防空导弹营。为了配合这次战役还调配给他们一个陆航大队,不过主要是些战勤直升机,用作指挥、侦察和救护等,有2架米-2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