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4页)

念,形成了新的主权民族。因此,英语中〃国家〃与〃民族〃是同一个词〃Nation〃,就很容易理解了。

推动主权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工业化。首先,工业社会使人们离开土地,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人群高度集中;其次,大工业生产,使得人们的共同利益趋于一致;第三,工业生产的统一化、标准化使得人群的组织性大大提高;第四,工业社会还通过邮政、交通、通讯等方式,加强了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五,工业化带来的共同教育或统一的技术培训,也促进了人群的趋同化。凡此种种,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使得人与人之间原先的各种差距缩小,新的共同性大大增加,有利于一个新的主权民族的出现,同时淡化原已存在的自然民族。导致主权民族出现并强化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工业化导致的国民趋同性,趋于一致的国民很容易产生共同的分享国家主权的要求,这就是在工业化社会必然出现的*。与此同时,工业化还强化了国家主权,促进了国家利益的实现,*使得国民容易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强化工业化环境下新的一致性,淡化自然民族等各种旧的差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各吃各的饭,各爱各的国?(2)

当然,有时候这一主权民族的诞生,也具有强制性,尤其是工业程度发达的地区,对于工业程度较弱的地区,这种强制性更加明显。美国南北战争是一个典型。工业发达的北方与农业发达的南方,其实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一差异如果不消失,美国很可能成为两个国家,或两个民族。工业的扩张性在这一片大陆上,希望消除这一差异,而工业化的实力最终实现了这个目的。与国与国之间工业化扩张不同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工业扩张,没有不同国家主权的阻隔,而是在同一个国家主权下,追求一致性。这一事实实际上在提醒人们,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如果因各种原因造成难以消除的巨大差异,很可能会导致主权的分化。因此,国家利益的共享,是主权完整的重要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与民族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双方,而是完全一致的。尤其当我们把民族主义等同于国家利益的时候,*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就更加清晰。此外,西方文明自文艺复兴以后强调的个人主义,在逻辑上也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因为,在*的前提下,国家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保护和追求国家利益,就是保护和追求个人利益。反过来,要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前中国社会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让国内外某些人不解,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中国国内的*程度正在逐渐提高。这一*程度的提高,使得很多人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虽然中国社会现实中的*程度还不够,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产生了既得利益集团,挪用了本应属于个人的国家利益;或者还有*,盗用了本应属于公民个人的国家利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中国的*程度确实在不断提高。

然而,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结合也会产生危险。这一危险的根本就在于西方文明对于个人欲望的刺激和放大。由此我们看到,开拓疆土、拓展生存空间、获得新的财富,成为军国主义扩张最有效的口号和动力。*程度较高的美国,也经常为了国家利益而或明或暗地侵犯他人,甚至发动战争。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个人利益至上的理论下,个人欲望膨胀,并通过*与国家利益直接发生关联。当国内的财富无法满足所有累加的个人利益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直接关联的*,将导致*政府不得不靠扩张,通过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这是主权国家内部*对外产生的一个危害。解决这个危害的根本方式,就在于合理地克制个人欲望,社会为人们提供一种在合理物质享受下,更具有幸福感的个人生活目标。启蒙运动曾经打算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建立一种非宗教的、世俗化的、普遍化的道德原则。启蒙运动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曾经想借助中国的道德传统,但最终因风起云涌的工业革命而夭折。现在,从中国传统入手,为全世界寻找解决方案,应该是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的问题上,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在工业化和*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权民族的出现遭遇障碍,自然民族往往成为要求拥有主权的主体,这一现象容易造成主权的分化。解决这一难题的困难还在于,某些西方理论为此提供了心理依据。有一种武断的理论认为,自然民族是上帝创造的,因而是无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