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改变只能在自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但西方民族主义猛烈扩张的时候,完全采用断头术的方法,蛮横地切断别人的历史。

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有几个方面值得探讨。首先,现代民族主义中崇拜武力的特征,后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中国历史上,在战国时期之后,极少武力崇拜,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近代与西方遭遇时吃了大亏。如今,为了保护自己,中国不得不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应该说,现代中国的这个选择,是被西方现代民族主义逼出来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权力指责中国。如今,中国人真正意识到,在西方崇尚武力的民族主义普遍化的今天,和平只能用强大的武力来保护。中国人心里很清楚,发展军事力量是必需的,热爱和平的中国人,不希望在军事方面浪费太多的社会财富。很多西方人以及崇拜西方文化的中国人,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对于这种深层心理无法准确把握。

其次,在全民义务教育方面,保持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民族主义思潮的必然要求。〃五四〃时期钱玄同等人主张放弃汉字,实际上等于要中国做亡国奴。当今天还有某些中国人说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糟糕的时,他们没意识到这是不符合他们推崇的西方文明主旨的,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观念。换句话说,如果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就必须像西方国家一样,坚持自己的语言文字。当然,这种坚持并不排除同时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坚持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并不排除语言文字随着时代而发生改变。例如,中国历史上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也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这是一种吸收和包容,体现了中国文化愿意吸纳有价值外来元素的优良本质,这一优良本质当然也延续到了今天。退一步说,即便未来世界上,民族主义出现消失的迹象,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语言和文字上出现统一、融合的倾向,中国的语言文字也不可能是被融合的对象,因为,这实在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文字之一。

各吃各的饭,各爱各的国?(1)

一个主权民族追求自身国家利益,不管是被褒义地称为爱国主义,还是被贬义地称为民族主义,也不管人们给它贴上怎样的标签,国家利益最大化永远都是无可指责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饭不能一个人吃,钱不能一个人赚,只有让大家都有饭吃,有钱花,国家才是最安全的。

现代民族主义的兴盛,与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形成了我所定义的西方民族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前文说到,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第一个阶段,国家主权由专制王权代表,因此,国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隔了一层专制王权。由于这层隔阂的存在,民众的民族主义热情并不十分高涨。但是,美国的独立和法国大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国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这个结合点,就是启蒙运动产生的*思想。

*的通俗解释就是主权在民,因此,从理论上说,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与国民的个人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对于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它弱化了自然民族,还产生了一种主权民族,或者叫国家民族。以法国为例,拿破仑是科西嘉人,年轻时的最大愿望就是推翻法国的统治,在科西嘉赢得独立。但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成为法国的民族英雄,以前科西嘉与法国的对立,被一个新的法国民族所代替,并且融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国家民族,取代了曾经在历史上存在的自然民族。美国是另一个例子。美国早期虽然有对非白人民族的种族歧视,而且还很强烈和残暴,这是美国对于某些自然民族所形成的你我界限。但是,对于来自欧洲的各种白人民族,美国确实消除了民族的区隔和界限,体现了民族大熔炉的特性。以至于有人说,美国这个大熔炉锻造了一个美国民族。这一由国家主权和*共同推动形成的新民族,就是我所认为的国家民族或主权民族。

国家民族或主权民族的反证也很清晰。法国和德国,从严格的自然民族的意义上说,他们曾经是一个民族,除了少数处于次要地位的本地民族外,法国和德国的主导民族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而且,这两个国家还曾经由查理曼大帝实现过统一,后来在查理曼大帝后代的手中才分为两个国家。但是,在主权国家形成之后,这两个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国家,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主权民族。法国人和德国人被划分得清清楚楚,并且在不同的主权民族区分下,恩恩怨怨打得不可开交。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欧洲非常普遍。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西方的主权国家的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