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页)

胜利。有什么妙计或秘密武器呢?

“我们也非全无优势。第一,印军的大部分主力被巴基斯坦拖住了,处于二线作战的不利地位,犯了兵家大忌。第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军的装备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士气旺盛。后勤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进,在喀什、格尔木、拉萨建立了巨大的物资储备。通往边界的公路,通行条件大为改善。并花费巨资建立了四条进藏公路的监视调度中心,各重要山口、险道的路况、天气图象全部通过多媒体网络实时显示在中心的监视器上。司机可以从道路上方的显示屏上,得到行车指示,也可通过无线电话得到信息和指示。“强龙I”型运输车更是可以直接从平板显示器上得到信息。各条主要公路和前线公路都布设了角反射器,成功地隐蔽了我军的调动,而且大批低成本的由角反射器串构成的“模拟公路”和假目标加重了对方侦察系统的负荷。第三,我军占有先手之利。印军决不敢立即寻衅开战,反而压低了姿态。第四,这一带历史上一直为藏文明覆盖。被称为“风流神王”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出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控区。我们的行动从根本上得到了藏族同胞的支持。

“据此背景我们制订的‘天鹰计划‘‘,强调首战的突然性和极大的强度。我们早在一年前,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剌昆仑山脉的崇山峻岭中,选择了4块优良的山间谷地,以极为秘密的手法建立了1#-4#前进基地,完全是依靠重型电动直升机和强龙I山地车才得以实现的。东、西线各二个,与前线的距离都在150公里以内。至今未被外界知道。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初战的部署:

A、空中打击:

为了不引起印军的警觉,我们在第一线的拉萨、西昌、喀什基地只部署了56架歼-10M,4架歼-11MJ,24架Q-6攻击机和12架EQ-6电子战机,这140架重型战机才是第一波的打击主力。这将是S-37这种前掠翼战机的第一次投入实战。二线的战机将先行起飞,尤其是12架歼-11II要在拉萨南部的空域与加油机汇合实施空中加油。与一线的战机同时投入第一波攻击。

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印军的防空力量和空军。已经锁定的目标是:5架A-50U预警机;在马库姆西北部、提斯浦尔和扎达西北部的三座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和科希马南部、隆丁东北部和巴斯加里西部三个大型空军基地,以及它们周围的16个防空导弹阵地;目前停有战机和直升机的前线野战机场43个。

在第一波战机起飞时,空军调集的第二波220架攻击战机,就得起飞赶往拉萨、喀什和昌都的第一线机场,加油后立即投入攻击。目标是第一波尚未彻底摧毁的目标,以及印军反击的空中力量。以确保战区的制空权。

由中央突击师组织专门的直升机突击小队,营救毁损战机的飞行员。

B、地面作战要点:

东部战线:正面宽度650公里,这是反击战的主战场。

——郝志刚的中央突击师,主要用于东部战线。与第一波战机出击的同时,运用机降突击队切断前沿的印军第七、第八整编山地师与其侧后方的第九、第十整编山地师的联系通道。然后,一方面阻截第九、第十师向第七、第八师的增援;另一方面攻击、袭扰第七、第八师,使其不能对前线据点增援。也就是说郝志刚师将要对付4个印军的整编山地师。这是本计划中最大胆的一点。能够实现的前提是我们要掌握战区的绝对制空权;并且只达成有限的目标:利用直升机的机动,以及山区的复杂地形,完成阻截任务。

——四个守备团的任务是消灭印军的据点。首先是为独立5师和独立6师打开前进通道,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印军在邦迪拉东北的第七整编山地师和察隅西北的第八整编山地师的主阵地。然后再拔除其余所有据点。

——独立5师突击第七整编山地师、独立6师突击第八整编山地师,与印军接战后,要以猛烈的进攻拖住他们,并尽快地运动到他们的侧后方,替换出中央突击师的部队。

——47、48二集团军的快速部队141师和144师,要以已经得到增强的陆航团为先导用最快的速度分别扑向印军的第七、第八整编山地师的正面。一旦完成对他们的包围,立即加以全歼。以二个师的兵力要全歼一个实力很强又是据险守备的印军整编山地师,又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前提还是制空权,我们还将出动电子战直升机,全面封锁其无线电通讯,使其彻底成为孤军。再辅以轰炸机、强击机和攻击直升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