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 (第1/4页)

把距离拉近到100公里,然后减速到亚音速,立即各发射2枚增程型R—27,对苏—35交叉攻击。导弹发射后战机再次加速到2马赫继续追杀苏—35。

令俄军高层再次震惊的是歼—11H并没有开启机载雷达为R—27照射目标!而是采取更隐蔽的方式发出控制指令,果然没有惊动苏—35。那么中方是如何得到后者的位置信息呢?原来姜中校知道俄方一定会凭借机载雷达的优势来搜索和跟踪我机,所以就依靠“天眼通II”的优异性能来跟踪、锁定对方。果然在240公里外就发现了4架苏—35,并发现他们是以轮流开机跳频方式在搜索,而且2对战机相距5千米,双机的高差为2千米,搜索队形相当漂亮。他们不能暴露“天眼通”的性能,原来预测苏—35的机载雷达的搜索距离是190公里,发现对方雷达并未改变成跟踪方式,于是又冒险逼近了5公里。中校进一步摸清了俄军新雷达的极限搜索距离小于185公里。他们分左右包抄俄方小队。苏—35的N011M2型相控阵雷达的扫描角不是只有60度吗,那么姜中校他们在与俄战机成65度乃至更大的角度时,仍不开雷达又靠什么来跟踪呢?

这里要稍微谈一点雷达的工作原理,相控阵雷达把发射的波束聚焦在一个方向时,电磁波还是有微小的部分会从边上漏出去,术语称之为“旁瓣”。比如黑暗中一支手电筒把一束光照向一个方向,但是在旁边很远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发现这个手电筒,借助的就是从旁边散射的光线。雷达也是如此。“天眼通II”可以借助这“漏出来”的一点电磁波就能确定雷达的位置、速度、运动方向等信息。当歼—11H转到苏—35的后半球范围时,又可以依靠苏—35的后视雷达的旁瓣来测定辐射源的位置。因为此时已接近到100公里以内了。

却说观摩室中的俄军高层看到屏幕上8道红线向4个兰点飞奔而去,R—27以4。5马赫的速度追逐苏—35,相对速度约为1公里/秒。而后者却仍在向前“搜索”呢。俄空军参谋长简直想要向罗米诺夫斯基大喝一声了。不过少校确非泛泛之辈,他也发觉问题了,对方已不可能还在前方了,于是当机立断命令全体以“弗罗洛夫转法轮”的动作在空中的垂直方向以极低的速度转了360度,机载雷达果然发现“敌机”已经转到身后的90公里最佳攻击位置了。4人大吃一惊,少校已无暇思考对手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又为什么“不发射导弹”,立即命令反身展开导弹攻击。

4架苏—35整齐地转了180度,然后锁定目标、发射导弹,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只化了5秒钟。然后就以机载雷达为导弹照射目标。可惜少校不知道对方的导弹已经飞行了22公里了,这是致命的。因为如此一来,当对方的导弹击中他们时,他们的导弹却仍在22公里开外,还没有到达主动跟踪段,R—27的弹载雷达的作用距离只有18—20公里,扫描角度只有+—10度。

不过此时在少校看来,对方把速度降到了亚音速,左右各一对战机,主机和僚机在不断地变换位置,迫使攻击方不断地为仍处于被动段的导弹照射目标。可是对方为什么既不打开机载雷达,又“不”发射导弹呢?此时少校也把小队分成二组,各一对对付对方的一对战机。由于双方是对进距离在很快接近。可是导弹的接近速度更是快得多。当罗米诺夫斯基他们发射导弹时,他们离开歼—11约90公里,8枚导弹已接近到70公里处,他们的导弹加速到4。5马赫时,这8枚导弹已接近到66公里处,所以形成了22公里的差距。此时导弹与目标是相向而行,相对速度达1。75公里/秒,因此大约15秒后,接近到了40公里处。地面系统判苏—35发现了导弹,于是在每架苏—35的雷达屏幕上赫然出现了2枚迎面杀奔而来的R—27。

少校他们顿时流汗了,因为自己的导弹离对方还有62公里呢。少校命令各机立即机动飞行,导弹也准确地调整方位,看来对方是以指令来制导,R—27可不是什么反辐射导弹。少校命令继续对进,冒险进入导弹的主动跟踪段。由于是迎面攻击,导弹在20公里处启动了弹载雷达。少校他们突然降低高度到3千米。这3千米也是有讲究的,如此一来导弹变成了俯视攻击,弹载雷达的性能要低一些。而当接近到危险距离时,少校要以眼镜蛇动作摆脱导弹追杀,所以高度也不能再低了。

可是中方的高手比他们更狠,利用这导弹的距离差,当己方的攻击导弹启动弹载雷达后,立即降低高度至1千米,仍以蛇行航线逼近俄机,直到此时才打开雷达锁定目标。罗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