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3/4页)

二皇子只觉得一阵飘忽的无力感从脚底升了上来,好在他很快想到自己的弟弟。那小子看起来没有哪里比自己差,只是不喜欢住在宫里罢了,但父皇若立他为太子,待他担起了社稷之责,这项习性要收也不难。想到这一点,二皇子心头的压力瞬间缓和了不少。

可当他正要将这想法说出口时,一旁陪着他沉默了良久的皇帝已提前的干咳了一声,开口说道:“时候不早了,朕还有事要忙,你且回寝宫,早点休息吧!”接着他不由分说的朝亭外喊了一声:“迟重,护送二皇子回去。”

一直警惕着周围环境的迟重立即应声。

皇帝离开得突然,二皇子还有些许心绪掉在立储之事中没有抽离出来,对着那明黄背影习惯性的深深一揖,却是没有说话。

迟重拜送皇帝,待那身影走远,他站起身看见二皇子异常的神情,忍不住轻声道:“殿下,你怎么了?”

“没事。”二皇子回过神来,平静的面庞上突兀的出现一抹微笑,又道:“走吧!”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206)、谐行

(12点)

用罢晚膳后,皇帝有独自走走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人在吃完饭后,脑中会略生混沌,慢步行走可以稍作提神之用,也可避免积食蓄淤。一天当中,昭国皇帝除了就寝,就是这个时候最为放松了。

虽然睡前还有一些折子要阅,但这每天排在最后一批送上来的奏折,一般都不是急件。扰人清梦的事下面做臣子的知道控制频率,忙碌了一天的皇帝也想能睡个好觉,工作的质量有时与休息的质量是对等的,皇帝明白这个道理,对于臣子们如此排列奏折的送达顺序,也是意授了的。

平时在这个散步消时的时间里,皇帝一贯是一个人自处,于安静和相对放松的环境里,略为拢总一下整个白天里处理的所有事项。可是今天他少有的邀了德妃同行,虽然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如此,可是时隔一个多月,才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与他相处的德妃心里还是禁不住的有些激动。

从北关到入京,十多年的风雨相伴,如今在同行之事上,德妃最期盼的不再仅是会典上与这位身为皇帝的丈夫身着华服、在一众权贵的瞩目伏拜中出场,或是在寝宫锦被间恩爱无隙,反倒是这晚饭后的偕行,因为她虽然从未主动要求过,但却深知,在这个时候能被他主动邀请所代表的意义。

几名侍卫远远缀着,德妃和皇帝二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里,缓缓走在花圃间的石子路上,半晌无话。

侍卫们对这位君主的如此习性早已见惯,可是德妃与他这样相处,还是会觉得有些不习惯。站在她的角度看来,他要是不说话,多半是心里有什么烦心事,可是见他没有开口,她心存顾虑的亦是没有先提出话头。

好在这样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在行过一处台阶时,皇帝靠近了德妃一步,伸手扶着她的小臂,下了台阶后,他的手也没有松开,而是滑至她的手腕,握起了她略小且纤瘦的手。

德妃就这么被皇帝牵着手走,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和因为练武而在指节间留下的茧子传来的些许粗糙感,她的心里只觉一阵温柔妥帖。

虽然皇帝没有开口说什么,但这样的肢体接触,已然是两人之间距离最近的交流。

德妃终于开了口,柔声说道:“皇上是不是在为什么事而烦恼?臣妾可以做些什么吗?”。

“没事,朕的家务事都丢给你了,朕自己该做的事岂能再让你操心。”皇帝微微一笑,右手将德妃的手移到左手上握着,然后右臂长伸,轻轻揽着她的腰,两人之间靠得更近。

德妃索性微微偏下头,靠在皇帝的胸膛上,听着他的心跳和近在咫尺的呼吸,这一刻她只觉得作为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与成就正重重环绕在身旁。

为了增强巡防安全之能,皇宫之中,一到晚上便由宫人点亮了四处高立在木柱顶端的宫灯,将重叠的楼宇、行廊与花木间的小道照得通透。往常的饭后散步,皇帝只会带几名侍卫,并放在较远的位置跟着,但这次因为德妃同行,所以增加了两名掌灯宫女,走在前面。

负有照路责任的两名宫女时不时要注意主上的行走,当她们悄然一回头,正好看见皇帝和德妃半拥而行,立即转头一脸平静的两名宫女在心里却是泛起了涟漪。…

后/宫之中,皇后的位置一直空着,四妃去其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