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页)

光。很理解的点点头,放下了手中的酒樽。

“大王”,他长身而起,面向雍正道:“喝了大王两樽酒,让臣下好一阵摸不着头脑,莫不是大王今日就为让众臣下喝区区一樽水酒吗?臣看大王定是有什么要事相商,还望大王直截了当的说出吧!族中大小事务还需臣等亲为。臣等可没有闲功夫啊!还望大王见谅!”

一句话不卑不亢,但却很有影响,顿时大厅哑雀无声,大家都把眼光望向雍正,看雍正如何回答。

端着酒樽的雍正,本在想着这等三樽酒该借什么题发挥。听的此人一问;他眉头轻皱了一下,心里思量道:也不知道这人是谁,看他说话不露声色,但这很可是一次大爆炸的导火索,搞不好自己可能很不利的。他斟酌了一会,仍是微带笑容,毫不动声色的说:“好啊!为不耽误众爱卿的宝贵时间,那孤就直截了当的说了吧!目前,燕魏关系紧张,我想两国交战恐不久矣,今特约众爱卿商讨应敌之策的。”

听了雍正的回答,下面一阵哗然,有好多人交头接耳低声嘀咕。那个穿一身一身戎装的贵族年轻人“哼”的一声冷笑,向四周看看,对众人说:“大家听到了吗?一向从不过问国事的大王今天要和我们商量应敌之策了!哈哈哈!”

随着此人的一声大笑,以长孙嵩为首的一群人也跟着大笑了起来,接着,又有好多人都跟着大笑起来,声音哄亮刺耳,内中饱含着轻蔑和看不起。

盘膝而坐的雍正听着从人那鄙夷的笑声,心中怒火中烧,愤懑突起,他恨不得站起和那个人拼个你死我活,可大清朝几十年王爷,皇帝的经历,见识使他的涵养极高。他已完全做到控制感情,掩饰内心的声色不外露的功夫。雍正面容随着众人的声声尖利的笑声,仍是微微笑着,只是在矮几下,他一只手用力紧握成拳。这点极不易看出的小动作被大厅第三首的大臣注意了和旁边的贺氏王太后看见了。贺氏伸出一只手轻轻拉了拉雍正的衣衫,雍正略扭过头,看见自己这位“娘亲”眼含关切的深情对自己以目示意。雍正感激的向“娘亲”微微点点头,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刚刚大笑完,正用挑衅的眼光看着自己的穿戎装的年轻人。用很随意的声调反问他道:“那依你之意,孤这个魏王永远是个只懂贪乐享受,不懂操理国事的无能之辈,你们就觉得很正常吗?”

“啊!这个。。。。。。这个吗”一句话问的这人有些措手不及,“臣是说兵战之事,一向非大王之所长,今日大王突如其来要和众臣商议,这让臣等实在不解啊!”

“哈哈哈!”雍正也轻轻笑了几声,说:“正因为孤过去什么也不懂,才让孤觉得孤这个堂堂的魏王当的实在有愧于众卿家,因而,孤今日想一反过去之面目,也为众卿家分担点忧愁,难道你们觉得当个这样的魏王不好吗?”

“这、、、、、、”那个站着的人一下子哑口了。好一阵无言充对。

长孙嵩从那人站起时,就一直在注视着雍正,看到雍正那一改过去的沉默寡言的样子,现在却雍容大度,胸有成竹的稳坐在那儿,他心里甚是惊慌:“这个魏王这一趟出去,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是过去那任人摆布的魏王了。是不是遇到什么高人教了他?看来今日要夺回颜面,恐要费一些周折了。”想到这儿,长孙嵩放下手中的酒樽,双手一按矮几,也长身站起来,对那一身戎装者说:“拓跋虏,你这是怎么了?过去大王一直不理朝政,不过问与外邦争战之事。使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如负重担,每日忙得焦头烂额。今日大王想一反过去之面目,为我等众人分担优愁,这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感到高兴还来不及的事,你怎么还不赶快请大王为我们谈谈他的应敌之策呢?”

姜还是老的辣!几句话将拓跋虏的尴解开了,也把那个难题推回到雍正这里了。那个叫拓跋虏的一听长孙嵩的话,立时理解了他的意思,马上接着他的话道:“对啊!就先请大王给臣等谈谈你的应敌之策吧!”

陈留公拓跋虏?雍正一听长孙嵩喊那人的名字就立即把眼光又望向那叫拓跋虏的人:按史书记载,这个拓跋虏属于拓跋家族的人。和拓跋硅算堂兄弟,在魏国的几次大的战役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到现在可是个大权在握的人。可看目衣形势。他已是长孙嵩手中一得力干将了。看来将来这个“堂兄”恐怕是自己的强力劲敌了。雍正斟酌了一下眼前的形势,觉得自己眼前对战争之事得拿出自己的一套决策来,否则,今天会输的很惨,恐将来再也难以压服这些众大臣了。他思前想后,觉得历史上此魏和后燕的著名的参合陂战斗曾经验自己先端出来,恐能震住这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