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4页)

贪生怕死之徒,恐怕……”

“怕春天就会反叛!”那个寒门子弟道。

二人吃惊!

赵扬吃惊的是这个人居然能这么快的反映过来,现在距离黄巾起义还有约一年的时间,张角再傻也不能现在就将起义日期宣布吧,这人一下就听出了赵扬话中的内涵,可见一斑。赵扬有心结交道:“我是平原赵扬,表字友靖,有心结交你们二人。敢问你们二人名氏?”

徐庶不知道赵扬已经认识出了自己,还是自报家门道:“我是单福,这个是戏志才,我二人皆为颖川人氏。”

戏志才瞪了徐庶一眼,对着赵扬道:“我看你并非昏吏,这个并不是单福。前些日子,因为为友报仇杀人,所以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他的姓名,他也不回答。吏于是将他绑缚在车上,击鼓行于市,令世人辨之,虽有识者皆不敢言。后来被同伴解救,于是改名出走,折节向学,遍访名师。来我书院已经半载,他名字叫做徐庶,表字元直,单福只不过是一个托名罢了!”

原来,徐庶在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半年前,徐庶的一位朋友因与当地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

赵扬正心中窃喜,那边徐庶却慌慌张张道:“请君不要报官。”

这么好的人才,我能再送走?赵扬心中这般想,口上却倒:“为友报仇,这真是义士呀!无妨,我令我父亲书信一封给你赎罪便是。”

赵翼是外地的官员,可管不到别的地方的事情,其实就是用钱赎罪。徐庶家中也没什么钱物可以赎罪,虽然心中也明白,只得道谢。

随后这个学会也没有仔细听,只是和戏志才、徐庶说了一些奇闻异事,倒是让赵扬显摆一番。

~~~~~~~~~~~~~~~~

初回大汉 战乱前夕 第12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35 本章(。dushuhun。)字数:1544

因为赵福跟着过来了,颖川是学子聚居地,所以,干脆也在这里开了一个造纸作坊。至于赚多少,赵扬却不十分在乎了。毕竟,黄巾之乱后就是乱世了,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什么用,不过,既然这些钱也没有打算在这边买东西,所以,赵扬开始着手建立情报网。

在古代,情报网的重要性甚至比多少兵马还管用,所以在《孙子兵法》、《六韬》、《吴起兵法》之中都有一些说到,其中《孙子》更是用了一整章(。dushuhun。)来说明间谍的重要性。敌人来进攻你,你没有的到情报,就很容易来不及部署防御。你进攻敌人,没有情报,那就是摸瞎子,遇上有点能耐的,很有可能这辈子都栽在那里!!!

豫州本来就在大汉中部,向四周辐射也比较方便,所以在这里发展应该可以事半功倍。虽然河北(黄河北部统称)地区在汉朝还是经济人口重心,不过平原就在河北,在发展就比较方便。

至于徐庶,则是拜了主公。古人报恩的意识是十分重的,赵扬给徐庶赎了罪,对徐庶可是有大大的好处,所以不顾赵扬的脸色,坚决认赵扬为主公。

………………

在豫州又呆了两个月(注,现在是光和七年),赵扬却待不住了。——原因竟然是赵扬收到一封尺素(古时候的书信,由绢书写。赵扬的纸张固然好,不过纸张还是不易储存,所以书信还是多由尺素传递),上面的内容却更令赵扬大吃一惊:五月中旬,王芬曾经邀请赵翼和他共同举兵打算让灵帝到河北地区,然后行废立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