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2/4页)

我曾下令令夏侯敦出关中,他没听命行事,为何现在三军又要听我调令?如果三军该听我调令,那夏侯敦没有遵命出关中,算不算违抚军令,当不当斩?”

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曹操手一紧,几乎要将纸张捏碎在手里……

这是萧若给他的信里写得最长的一封,字字句句间透着森森杀意,最后四个字,更是棱角吐出杀机毕现。

他指节用力得发白……缓缓闭上眼睛,揉着眉骨,冷冷道:“元让被发现了,好个萧若……孤若说元让不该杀,她就可堂而皇之推说自己调动不了三军,孤若说元让该杀……”

夏侯敦……他的同族兄弟,心腹中的心腹,武将之中最得他信任之人……让他如何下这个令?

“主公也太急了一些。”并不知他锦囊留书一策,郭嘉淡淡道:“现在还是用人之时,主公怎好与她争夺到口之食。”

曹操霍地睁眼,看向他:“关中……八百里秦川,亡秦灭楚之地,怎能让她站稳脚跟?”

“可……”郭嘉叹了口气,轻轻道:“事至如今,又能如何……”说着将手中的箭矢举起:“主公还记得曲桐关上的弦月劲弩?”

不知他为何忽然提到这个,曹操稍稍沉默了一会儿,便神色凝重地点头接口:“近日来我军折损巨大,无非是因为此物。”

“嘉仔细看了看这劲半的箭矢。”郭嘉道:“发现了一件很有超的事……”说着举起两支箭矢,指指右边的,又指指左边的,缓声道:“主公可发觉什么不妥了。”

发现两只箭矢的尾羽长度相差甚大,曹操不禁蹙眉:“这是……”

“嘉一直很好奇,区区半月劲弩,为何能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令曲桐关跻身二十八险关之一呢?”停了停,又道:“为何我们据守曲桐关的时候,却奈何不了徐荣呢?”

此时正有风,吹卷着帐帘翻飞,曹操看在眼里,心里骤然闪过一道亮光:“风?”

“是。”郭嘉嘴角擒了一丝笑:“有意思得很,曲桐关建的地方刚好是个风口,而不知为什么,这里长年吹东风,很少吹一次西风。”

两人目光交汇片刻,各自已经心照不宣……曹操阴沉着脸,转身在给萧若的回信里写了两个字,仅仅的两个“4该斩。

曲桐关上的弦月劲弩都用比平常长得多的尾羽,这是因为光是弩射程有限,而借着长年盛

行的东风,弩的射程和力道都会被大大提升,也就是说……曲桐关之险,在其拒西而不在其拒东。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守关的时候奈何不了从东面攻来的徐荣……而徐荣占据了曲桐关之后却令他们棘手万分的原因。

因为当初,劲弩逆风,箭矢不但射不出多远,反而会被风向所阻。

现在,一开弩,借着东风,卷着箭矢漫天刺来……

方是这个险关最厉害的地方。

换句话说,要打开僵局,只能从曲桐关的另一面入手。

“败徐荣者……非萧若莫属。”郭嘉含着笑,说完这句话,眼底却利过了深深的悲哀——明公还是回了。

“孤也是……不得不为此。”扶手看着被风卷起一下一下扑着地上的帐帘,曹操语调低沉……

郭嘉眉宇间还是平和的笑,慢慢将箭矢收起来,抬起头,瞬间便看到了他眼底闪过了微微湿意……瞬间便愣在了当场。

“弃车保帅,帅情何以堪,壮士断腕,最痛的还是那壮士。”郭嘉站起身来,低声道:“明公……不必太过自责。”

曹操手指握紧,咬着牙,黑沉沉的眼眸如一泓深潭,泛出层层叠叠的寒意来。

收到曹操同意杀夏侯敦的回信,萧若有些诧异,原本只想逼他一下,没想到他这么容易就妥协了。

立马转手将这封信送往函谷关,并好心地让人准备了一壶毒酒带去。

夏侯敦这样血性的汉子,真的看到这封信绝对会喝下毒酒,这点她很相信。

培植一个人需要千百句话,而毁掉一个人只要一句话,有时候更短,短短两个字就可以。

“该杀”

反复喃喃了这两个字几遍,不难猜想夏侯敦在看到曹操亲书的这两个字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一腔的赤城换来残忍的背叛——

该是怎样的天塌地陷,心灰意冷。

最后说服赵云先去支援曹操还是用的先斩后奏的法子,由于这条路赵云和白马义从是第一次走,所以是由萧若的人带路,加上赵云令人十分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