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剿匪一事之前都交付给马超,如果真有袁术的旧部逃窜到凉州去作恶,应该被当做马贼一起灭了。

正思忖间,只听鲍旭冷笑一声:“我们都在安定遇到了好几伙,还有袁术的亲兵……”欲再讥讽几句,那边赵云已经收拾完了残兵上马,闻声薄唇抿紧,回过头警告地瞪了鲍旭一眼。

鲍旭立马噤声,一言不发上了马。

从未在赵云面上看到这样的表情,萧若微觉诧异,只是未来及细想,前方已经到了荣阳旧境。

遥遥看见熟悉的山水,心里就微微一沉。

此时已近初冬,天际暗沉,青山凋敝,远远地围着远处的城郭,依稀有萧萧流水,自北合浦津流过。

荣阳自从杨含撤走之后就是曹操的地盘,此刻遥遥见到他们的队列,城楼附近便是一阵喧嚣,跟着太守,校尉,带着一路兵马鱼贯而出,马匹还未站稳,便已经开口询问:“来者可是萧夫人?”

萧若应了声,他又道:“司空昨日军情加急而来,准东战事吃紧,要夫人即刻带兵南下。”

听到太守这句话的时候,赵云下意识就回过了头,询问的目光投向萧若。

萧若没说话,只是静静回视着他。

那太守等不到答话,一脸的茫然,萧若忙笑了下对他说:“不是我不想答复司空,只是这次大军的主帅并不是我。

听到这话,太守瞬间愣住了,如何一队凉州人马的主帅竟然不是凉州刺史本人。

“是他。”萧若指了指赵云的方向。

曹操在让他传信的时候,已经想好,不管是答应还

是拒绝,都有办法……可是令这太守诧异万分的是,万万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一

瞬间不知道该劝说谁,太守的目光在萧若和赵云二人之间逡巡。

赵云起初有些疑惑,开口试图反驳,随即想到虎符确实在自己手上,萧若说的话理所当然,然而确实是有哪里不对劲,只是还未来得及细想,太守一脸期盼的目光已经落到了他身上。

赵云脸色瞬间便是一僵,想了想,面有难色地答道:“实不相瞒,在下此行目的在许昌。”

“可……”那人不死心,试图劝解,赵云却始终礼貌而疏离地决绝,口风未有一丝软下来。

说到最后干脆挥手传令,下令大军出发。

马匹一路往前走,太守一路跟着,嘴不停地动,赵云却一字也说,表情都变也未如……

直到最后,太守终于死心,回过头看向萧若……

萧若正一边看好戏,见到他欲言又止的眼神,遗憾地笑了笑,表示她爱莫能助,然后转身钻进了马车里。

从荣阳过境,淮东的战事越发险了。

马超带去的援兵也元法挽回顾势……徐荣半月之内,便攻克了曲桐关,逼得曹操大军退兵漌水之南……

曹操几经合计之下,决定取奇招,避过徐荣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转攻其后方的刘备,扼断他的粮草马匹来源。

然而曲桐关一守,徐荣稳稳抚住了豫充交界的咽喉,凭着曲桐天险和半月劲弩,竟让曹操绕不过去!

也不敢把缺点暴露给这匹杀红了眼的独狼,贸然采取大迂回之策……

因此……所有的希望落到了刚入中原的萧若身上。

五千人马,够在后方打破僵局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等来的是这个结果——推说主帅不是她!

接到此信曹操不禁失笑,眼里却有怒意沉沉如铁,沉默片刻,缓缓踱到书桌前,提笔亲书:“卿可有意司隶校尉?”

笔停了一下,苦笑道:“孤未曹想到落到给一个小女子服软的地步。”

一边的郭嘉正低头看着桌上的一半裁残箭,听到这话,抬起头来,眯眼微笑:“明公,萧若并非小女子。”停了停,漫声道:“她的吓人之处,嘉可是亲身尝试过的。”

说完啧啧出声,佯装打了个寒战,低下头又去看那箭弩去了。

曹操眼睛盯着“司隶校尉”这几个字,若有所思,似乎没听见郭嘉的话,许久才反应过来,挑眉一笑:“奉孝在她手里吃过什么亏?”

“明公恕罪,这个说不得。”郭嘉没抬头,缓缓地答。

曹操眼底掠过狐疑之色,掩住不表,也不再追问,慢慢在信里加了一句:“唇亡齿寒,还望卿斟酌行事。”

这封信送去之后,来的回信却是——

“司空,现在元帅是赵云。因为我的话没有人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