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页)

闭。这些公司成了联想的前车之鉴,柳传志通过点滴积累,从给500台IBM计算机做维修的小业务起家,最终成为我国计算机产业的领先者。2004年,联想创造奇迹,成功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2008年,联想发展成为全球500强企业,并成为2008年奥运资助商,联想品牌知名度在全世界得到迅速提升。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联想集团在创业初期,也是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做了很多小生意,比如:倒卖电子表、旱冰鞋、电视机等。这些生意中至少有四项生意为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并为联想公司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它们分别是:(1)KT8920计算机,此项目原本由计算机所单独负责,后计算机所将其中部分转交联想,联想因此获利60万元。(2)中国科学院购买500台IBM计算机,其中验收、培训、维修等环节交给联想负责,联想赢得利润70万元。(3)代理IBM公司多个项目,获得利润7万美元。(4)计算机所副研究员倪光南任联想公司总工程师,将“汉字系统”引进公司。这些项目让柳传志看到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此,他不再跟风做一些小生意,而是有战略性地将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特定的领域里。

20世纪80、90年代市场环境很不稳定,常常供货得不到保障,很多公司都因为供货商不能供货或者是供货不及时而倒闭。因此想要稳定发展,自身必须有加工能力、思维能力。柳传志清楚当时的市场,所以联想挖到第一桶金时,并没有像中关村其他的公司那样继续以前的业务模式。柳传志总结公司成立以来的得失,思索公司的发展方向后,决定做计算机行业,这代表联想在战略目标上做出了选择,做出了战略部署,这就是做企业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做企业还需要创造品牌能力、团队能力等,联想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之后,按照企业发展规律不断地积累创新,逐渐在全球计算机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联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五百强,与柳传志作为领导者的战略思维是分不开的,他秉着做企业而非做生意的理念,做出了战略选择,为联想赢得了未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所以,领导者仅仅考虑企业是否赢利是不行的,战略思维还要考虑过去的方法是否有效。这主要是提醒领导者不能遵循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种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继而不由自主地维持这种状态。通常情况下,过去的选择影响着现在与未来的选择,好的路径会使企业通过惯性产生飞轮效应,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使企业产生恶性循环,而且这些选择一旦进入状态,就很难再去改变。

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这些企业在成功之后,就开始吃老本,沿着老路一直走下去。这些领导者认为企业就是因为这么做才成功的,所以应该一直按照老套路做下去。然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如果一直沿用旧的方式,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所以,领导者应该考虑过去的方法是否还有效,要敢于摆脱原有路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经得起未来的考验。

最后,战略性思维还要顾及企业的长久发展。很多企业,只图一时利益,不求长远发展,这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企业的文化会渗透在企业日常的经营与管理之中,因此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就是积累企业的文化力。企业文化要做的是智慧与精神的双重发展,企业要发展,文化需先行。国内外企业的发展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因为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企业竞争力在企业文化的推进下,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战略。

6。为什么优秀的领导者会制定出糟糕的战略?

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主任迈克尔·波特说:“当领导者试图与其它公司开始正面竞争时,他们就会陷入困境,没有人会打赢这种战斗。管理者要依据公司在市场上的独特定位制定出战略方针。”波特刚开始研究战略时,认为大部分企业战略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潮流和技术更新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后来,他逐渐认识到有很大一部分的战略错误都由是企业内部造成的。

首先,错误的战略往往源于企业领导者对竞争的错误认识。大多数公司的目标都是做业内的领航者,进而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公司,诸如:营销、生产、研发等,这种思维方法的弊端在于,任何行业都不存在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