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部分 (第3/4页)

的火种啊。在辽东,大抵也是如此,也是为父最为忧虑的地方,寻常的农户,家里只有几亩薄田,赋税却是极重,到了农闲,又要抽调去徭役,一旦遭灾,则只好卖地求生;可是富者呢,家里总有功名,与官府的关系也是亲密无间,他们不必纳税,或只承担极少的赋税,而一旦碰到了灾年,他们非但不会遭受损失,反而可以借此机会,以最低廉的价格收购贫者的土地,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朝廷到了现在,也算是积重难返,虽眼下太平,也算有几分盛世的征兆,可是这弊端已是显现,且是愈演愈烈,天下的田产何其多也,可是朝廷每年的赋税,能收的上来的,却是一群最贫困的百姓,民脂民膏,俱都压在这些人身上,这是何其可笑的事。”

“现在……这天下既然要变,怎么变才会更好,这是公心,士绅不纳粮,宗室需供养,这两条都是心腹大患,可两相其害取其轻,宗室与国同休,尚且可以徐徐图之,可是不动根本的隐患,这大明总有一日,还是会彻底地完了。于公来说,叶家该兴利除弊,为大明绝后患。”

叶景说到这里,却是话锋一转,道:“前几日,周王修书给为父了。”

“啊……”叶春秋万万想不到叶景会有这一番道理,这便是独当一面的好处吧,因为独当一面,坐镇一方,所以将事情看的更加清楚。

叶春秋心知,叶景是劝自己与宗室合作,不过听到叶景说到周王修书,叶春秋忍不住道:“父亲,这周王修书说了什么?”

叶景边走,边感慨地道:“只说了一件事,便是联姻,你还记得当初有人想撮合为父与公主殿下吗?那位公主殿下,乃是陛下的亲姑姑,也是宗室,周王此举,便是想要贯彻朱叶一体啊,从前为父没有答应,可是到了今日,为父却是动心了。”

说到这里,叶景深深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却是惊诧莫名,自己要多一个后母了?

可是父亲最爱的不是自己的母亲吗?从他的诗里,从他的追忆里,心里一直装着的是那个朴实贤惠的女子。

不过,叶春秋还是想到了一个最大的可能,叶景终于有这个打算,其实不过是想牺牲自己,成全叶家而已。

当然,其实也谈不上是牺牲的,只是于叶景对自己生母的感情来说,叶景能做出这个决定,定是深思熟虑,且带着万分愧疚的。

可这一切,都是为了叶家,准确的来说,父亲是为了自己。

叶春秋想明白了这些,不由唏嘘。可也很清楚,这一桩婚姻一旦成了,那么朱叶就当真一体了,自己和朱厚照结拜了兄弟,而自己的父亲又娶了公主,再加上宗室的认可,以及接下来的册封,这便是彻底宣告叶家也将得到与宗室同样的地位。

叶春秋默然无语,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反是叶景道:“怎么,你不喜欢有后娘是吗?”

“不。”叶春秋连忙摇头道:“父亲年纪大了,身边是该有个知人冷暖的人,公主殿下品性温良,儿子高兴都来不及呢。周王得了父亲的回音,一定十分高兴吧。”

其实对于叶景续弦,叶春秋是一直尊重父亲,他敬服父亲对自己母亲的情深,可是绣娘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私心里,叶春秋也希望有一个人能在父亲的身边,好好照顾父亲。

叶景则是抿抿嘴,笑了,只是笑得有些苦,道:“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想必这几日倒是有得忙了。”

所谓的有的忙,肯定到时候许多人要悄然登门,培养感情之余,接下来便是建立攻守同盟的关系。

虽是尽力地徐步而行,可是午门终于还是到了,叶景抬眼,看着这巍峨的紫禁城,打起了精神,又恢复了那个一本正经而温厚的男子。(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幸不辱命

天子移驾太和殿,百官其实也早已到了。

辽东于大明自然是重要的,显然辽东得以平叛,自然是大事,既然巡抚叶景凯旋而归,自然而然,今日的朝会便是等待这个主角了。

两班的文武官员表情不一,羡慕之情还是溢于言表的。

自然,也未必就是所有人怀着好意,自然也有心生妒忌的。

尤其是那些曾和叶景共事的同僚,心里却不禁开始在嘀咕,这叶景除了有几分温文尔雅外,从前泯然于众人,性子懦弱,一眼便看出是难有作为之人,怎么他们这些显然比当初叶景还要显得优秀的,还是默默无闻,而他就突的立下这样的功劳了呢?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因为一下子,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