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生平等的交流。 。。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7)

对这种说法,我是完全赞同的。

不但如此,学校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课前设置:上课铃响了,教师很威严地走进教室,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值日生一声机械死板的“起立”口令,全体学生就齐刷刷地站起来,高呼“老师好!”

对于这个设置,我相当反感,这个做法,表面上看是在表达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而实际上却是在强调教师的存在和权威,这一声“老师好”,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开,哪里还有平等的感觉!

2005年,一位朋友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会,虽然参会的中国人都是全国该行业一流的人才,前来发表演讲的人士也都是国际国内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整个交流会却相当轻松愉快,大家学到了很多平常无法学到的东西。

交流会上,美国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Peter走进会场,要给大家发表一个小时的演讲。这个会场也有高高的讲台,但Peter进来后,并没有气宇轩昂地走上讲台,而是直接走到过道中间,突然喊所有的人举起双手!

大家惊愕地举起了双手,Peter笑呵呵地对大家说,天气很热,估计大家有些困乏,我们先来做一个快乐的游戏吧。说完,高龄的Peter先生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快乐地带着大家做游戏,整个会场顿时活泼轻松起来。

这次演讲好多次被参会的中国学者打断,“我们发现Peter原来是如此活泼可爱的一个老头儿,对国际知名人物的敬畏感顿时就消失了,没有听懂的地方,就会要求Peter作出解释,而每次Peter也是乐呵呵地满足我们的要求”。

演讲结束后,Peter被中国学者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纷纷与他探讨各种问题,“他的亲切可爱,他的充满活力的语言,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

“从头到尾,我们并没把Peter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在我们看来,他就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兄长,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而Peter本人也完全没有名人的那种讨厌的臭架子,没有提及自己的身份,或许他根本就没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新闻记者而已。”

他说,他参加这次国际交流会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开了眼界,而是看到了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Peter教会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交流的渴望,都希望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分享,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因为互不信任而树立了太多隔膜之墙,所以原本是很容易做到的交流,在我们这个社会却成了奢望”。

Peter用短短的时间,就让这么多饱经世故的中国学者对其产生了高度的信任感,其原因就来自他的活力、亲切和坦诚。“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一个坦诚的人,内心世界是明亮而单纯的,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来自他的内心,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对这样的人,你第一时间就想与他痛快地交流,有无穷无尽的东西想与他分享。”

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来自内心,这就是贝布尔所描述的“内心与行为的统一”。

贝布尔说,只有当一个人坦率而生气勃勃时,交流才有可能。交流是不能强求的,强求的交流不是交流,而是精神折磨。

由于我国几千年“师道尊严”观念的广泛传播,“老师”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当严厉的字眼,它让人敬畏而局促不安。权威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唯一的功能就是让人产生强烈的压抑感,让人因为紧张不安而喘不过气来。由于人的天性,高高在上的东西总是那么让人生厌,当学生每天必须面对那高高的讲台以及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反复强调自己是“老师”的那个人的时候,鸿沟和高墙也就一直顽固地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可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交流。 。 想看书来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8)

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姿态,没有平等的氛围,就不可能产生对话。

有不少企业的老板喜欢坐在高高的办公桌后面,让他的客户、员工坐在办公桌前面低矮的沙发上与他“对话”。他或许是想通过这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强调他的存在和他的权威,他的确达到了目的,但同时也收获了那些压抑地听他发表高论的人对他的厌恶,同时失去了信任。

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很多教师,一直致力于做的就是这种令人厌恶的人。他们反复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