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2/4页)

个刹那。”

“无量天尊,这可是好事啊。所谓戒而定,定而慧,慧而通神。”胡大顺恭喜了景王一声:“那王爷又为什么烦恼呢?”

景王皱着眉头:“胡神仙,本王也知道这是好事。可最近入定的时候却发现一桩麻烦,我的双耳中突然出现许多杂音,连自己的心跳声和血流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那声音大得厉害,就如同打雷一样。本王心中惊惧,再不敢练下去了。”

“不用怕!”胡大顺一笑,挥了挥袖子,一派仙风道骨,侃侃道:“王爷刚入了道家门槛,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自然心中不安。道家金丹大道中有初境,入景一说。你能够顺利入静出入自由,那就是初境。而后耳聪目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就算是入了景了。只不过道行浅薄,需要继续巩固修为。一旦倒根稳固之后,那些杂音自然就会消失。因此,你也无须挂碍。”

景王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哦,原来这样,害本王白担心了许多天,太好了,太好了!”

说着话,就兴奋地搓着手。

胡大顺微微颔首:“好,王爷且说要让本道算什么卦?”

景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胡道长,本王想请老神仙算一算我这次来京城之后,将来的去留。”

吴伦身体一震,王爷连这么要害的事情都向胡大顺请教,看来,景王府和胡大顺的关系相当地不简单。

第二百九十五章王上加白

景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胡道长,本王想请老神仙算一算我这次来京城之后,将来的去留。”

吴伦身体一震,王爷连这么要害的事情都向胡大顺请教,看来,景王府和胡大顺的关系相当地不简单。

胡大顺抚摩着长长的白须,淡淡一笑,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王爷可记得上半年时你离开京城去湖北就藩时,贫道前去送行时所说的那席话?”

景王被人赶出京城的来龙去脉吴伦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当时的景王犯了文官的众怒,可谓人人喊打。无论怎么看,他的政治生命都已经彻底结束。别人厌他憎他,或者生怕受到牵累,避之惟恐不及。

而这个胡大顺却前去送行,可见其人于景王的关系密切到何等程度。

只一刹那,吴伦就明白:这个胡道人就是景王的盟友,布在皇帝身边的眼线。

景王有些迷茫:“本王离开京城的时候……不太记的了……胡神仙。”

见胡大顺还是微笑不语,景王醒悟,一挥手,周护卫立即退了下去。

按说,这个时候吴伦也该退下的。

但他心中一凛,猛然想到,如果自己离开,就算是彻底脱离景王的决策圈子,这辈子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也不管景王面上的厌烦,厚着脸皮站着不动。

胡大顺缓缓到:“那日,贫道与王爷也是在这么个深夜里在王府中秉烛夜游。我记得在后花园里有一座假山,仿的正是杭州的飞来峰。当时,王爷问我,杭州的飞来峰既然飞来了,为什么不飞走。你记得贫道是怎么回答的……‘既来之则安之,一动不如一静’。”

景王:“是有这事,本王想起来了。那日,孤也想请胡神仙起一诖来着。”

胡大顺含笑点头:“那日的诖相就是一动不如一静。结果如何?王爷听了贫道的,安静地去了湖北,才不过半年这不就顺利回京了?”

“啊,原来如此!”景王悚然动容,朝胡大顺连连拱手:“胡神仙神通广大,本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胡元玉在旁边得意地笑道:“王爷,我父亲的神通自不是一般人所能见识的。”

胡大顺接着道:“王爷刚才说要贫道算一算你来京城之后将来的去留,还是那句话。一动不如一静,只需安心地住下去,总归有拨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好,那么说来,借老神仙的吉言,本王就将这颗心放平稳了。”听胡大顺话中的意思。自己这次是不会再像上半年那样被人像丧家之犬般赶出京城了,景王满面都是兴奋。

他已经铁了心在京城呆下去,以静制动,少在别人面前抛头露面。一切,以隐忍为上。

只要能够不离开北京,一切都有可能。

不过,一想到朝廷里文官们的厉害,景王就头皮发麻。

如果到时候,他们一闹起来。惊动了父皇……这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同为修道之人,景王和嘉靖的法门不同,可有一点他却是看得出来的。万岁爷性格刚强,本就是个冷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