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的石阶大步走到江边,蹬上一艘浅水火轮。小火轮一声汽苗拉响,溯江而上。小火轮载着他先后到江津、白沙、内江、隆昌、自贡、乐山、沪州,以及新津、成都等二十余县市。每到一处,那位高大的老军人,都要召集当地各界民众大会,即席发表演讲,或唱或说,激情满怀。他还亲手挥毫作画书字,在街头上摆摊义卖这些字画,并当场将义卖的钱捐献为抗战之用。

他,就是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

冯将军自从1937年下半年以后,基本上处于“二线”,在重庆深居简出,很少过问实际事务。到1943年,经济的枯竭压得蒋介石喘不过气来,几百万军队和漫长的长江战线的军费,实在挪用不开了。冯将军再也看不下去了,发起组织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自任总会长。

大后方的民众,也像这连年干旱的土地一样,“油水”早被战争给榨干了。仅以四川的公债为例,从1937年9月第一次认购救国公债一千九百多万元开始,已先后认购、发行过“建设”、“军需”,“兴业”、“同盟胜利”等各种战时公债数十种,每次多在一亿元以上,有时一月发一种。如1940年5月才发放了建设公债一个亿,8月又发行兴业公债一个亿。而那些名目繁多的税款和抗战捐款,就更是压得老百姓叫苦不迭!

再以献机捐款为例:

1938年4月,重庆儿童发起捐购“中国儿童号”飞机运动。

1941年2月,航空建设协会四川分会发起捐款献机一百架运动。

1942年2月,重庆市民众捐款购买滑翔机一架;中国电影制片厂捐购“中国电影号”滑翔机十架。

1942年3月,重庆和川东数县、市青年捐购战斗机一架,滑翔机二十架;成都青年捐购滑翔机一架。

1942年10月,四川民众捐购“忠义号”战斗机二十架。

1943年初,航空建设协会发起一元献机运动,计划购机三十架。

1943年3月,重庆妇女界发起捐购“妇女号”飞机运动。

1943年4月,国民兵团第二次献机运动,捐购驱逐机十架。

其他还有“记者号”、“报人号”,等等献机运动……

在合江县城召开的献金大会上,冯玉祥对着万头攒动的民众慷慨激昂他讲着:“同胞们,倭寇说三个星期即可灭亡中国,三个星期之后,又说三个月可以完事,三个月又过去了,他们又说至多半年,一定灭亡中国。现在,中日战争已经六年多了,我们还在自己的国土上生存着!这是我们前方几百万将士同敌人拼死故斗的结果!

“可是,我们前方的将士,还穿着草鞋,有的还赤着双脚,扛着单发步枪,同凶恶的日本鬼子拼杀。我们的将士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我们的将士受伤后得不到医治而死亡者无计其数!在长江两岸战场上,我们的将士在淫雨季节里没有雨衣,只能穿着湿衣服坚守在战壕里!”

冯玉祥说到此处,已声音嗖咽,老泪横流。

会场上,闻者无不为之泪下。

冯老将军接着说:“同胞们,我发起节约献金运动,完全是出于本人的良心,是受前方将士的精神鼓舞。同胞们,让我们都拿出自己的良心吧!今天,无论老少男女,都要立个新的志向,下个新的决心,那就是:不把倭寇打出中国决不罢休!同胞们起来!献出你们的良心和赤诚,用我们所有的力量,支援前线、支援抗战!”

前方抗日将士的事迹感动了人民,千万民众争先恐后捐款捐粮。合江白鹿乡施晋先一次献金六十万元;合江县工商地主兼私立祖毅中学校长陈秋农,捐款六十二万元;乡绅丁慎辉、木材商人雷绍清等人也捐献了三十万元。

合江国立女子中学校长龚慕兰女士,将自己一枚金戒子脱下交给了冯老将军。在她的带动下,该校教师、学生共捐出金戒指二十多只。该校许多女学生在大街上给人擦皮鞋,用劳动挣的钱捐献。姑娘们的口号是:爱国不分珍域,爱国没有顾虑,爱国超居人前。

冯玉祥出色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姑娘们善良的心。合江女中师生真正的表现出了“爱国没有顾虑”的性格,赶排了话剧《嫁给勇士们》,用通俗、朴实的语言抒发对抗日将士深深的爱,推动节约献金运动的深入发展。

合江第十四陆军医院住着一批从前线转来的荣誉军人,他们最知前方之苦,节约口粮四百五十斤,捐献国家。

合江救济院的孤寡老人们也掏腰包,凑了一千元,捐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