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页)

99年出版了自传体回忆录《将门虎子》(Faith of My Fathers),其对家族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了解麦凯恩的父辈和他的军旅生涯,就很容易理解他竞选总统时的政策主张和支持在伊拉克坚决不撤军的军事政策。

同奥巴马一样,麦凯恩的学生时代是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度过的。动荡的生活使麦凯恩很难专注学习,但也培养了他“自来熟”般的亲和力和不墨守成规的性格。整日与大兵为伍的生活环境更加塑造了他桀骜不驯、敢做敢为的个性。他在学校不守纪律,挑战学校规则,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1954年麦凯恩高中毕业。或许是因为当时没有哪所高校愿意接纳他这样的刺头,或许是为了谨遵父辈为国效忠“别无选择的承诺”,他进入了位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就读。在海军学院的四年时间里,麦凯恩沿袭了其在圣公会高中的做派,不但成绩乏善可呈,而且酗酒、赌博、挑战学院的纪律和礼节,是当时海军学院“记过”最多、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

是金子总是要闪光的!

从海军学院毕业后,麦凯恩来到位于佛罗里达的Pensacola飞行学校服役,驾驶一艘护卫舰,随后又到得克萨斯州的Corpus Christi海军高级飞行基地接受训练,驾驶A…1“天袭者”攻击机,从此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航空兵。

那时越南战争爆发,麦凯恩希望自己能够参战,延续“父辈们的梦想”。

经常失事的“战斗英雄”

1961年,东西方“冷战”升级,肯尼迪总统决定发兵越南,扶持援助南越吴庭艳政府。1961年5月,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越南战争爆发,麦凯恩在美国本土加紧训练时刻为参战做准备。

此时,民主党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才刚刚出生。所以说,奥巴马和麦凯恩比资历,确实相差很大。

在保罗·菲的帮助下,麦凯恩终于实现了参战梦想。他先是在北部湾的“佛瑞斯塔号”航空母舰上服役,驾驶A…4E天鹰式攻击机对越作战,但一起偶然的事件造成麦凯恩出师未捷,差点丧命。此后,麦凯恩加入了海军VA…163“圣徒”飞行中队。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于31岁的麦凯恩少校来说要验证这句谚语还很遥远,噩梦才刚刚开始。

1967年春天,“佛瑞斯塔号”航母执行轰炸北越的“滚雷行动”任务,麦凯恩作为攻击机飞行员多次成功实施轰炸任务。但是,顽强的北越人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援下,成功地实施着对美军的抵抗。

1967年10月26日是麦凯恩一生中最为难忘的一天。这天清晨,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他驾驶的A…4天鹰攻击机被北越导弹第61营一枚苏制防空导弹击中,右翼受损坠落。

4。 大选劲敌:“越战英雄”麦凯恩(2)

越战囚徒

座机被击中的麦凯恩成功地跳伞逃生,坠落在河内的竹帛湖附近,但付出了摔断双臂和一条腿的代价。他被囚禁在河内的华卢监禁所。

当麦凯恩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之时,老麦凯恩的身份帮助了他。于是,麦凯恩受到了特殊优待,并被送往北越华卢医院进行为期六周的治疗。1968年7月,当麦凯恩的父亲被任命为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时,北越人提出给麦凯恩有条件的释放,但他断然拒绝了交换条件。

据麦凯恩回忆,为了迫使其屈服,北越人加大了拷打强度。在强烈的体罚刺激下,麦凯恩被迫签下了一份反美宣传“自白书”。饱受摧残后,麦凯恩肢体落下了终身残疾,现在手臂甚至无法举过头顶。

1973年1月27日,“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正式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和平协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开始撤出越南,在北越当了5年半战俘、煎熬了将近2000个日日夜夜的麦凯恩终于在1973年3月15日被释放。此时的麦凯恩不仅瘦了50磅,而且头发全白。

奥巴马竞选总统受到有血缘关系的肯尼亚人和有亲缘关系的印尼人支持,麦凯恩则以另外一种方式受到越南人的支持。

麦凯恩作为参议员期间,曾经为改善美越关系做了大量工作。当麦凯恩有望当选美国总统之时,越南人既为当年击落麦凯恩而自豪,也相信仇恨会转化为友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