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页)

眼见福临就要靠近武英殿,这一次,吴良辅是飞腿狂奔拼死拦在了福临跟前,“皇上,去不得,摄政王手握重权,想要伤害皇上易如反掌。皇上且忍耐下来,静候时机,就像是奴才听过的一个故事——《卧薪尝胆》。”

吴良辅的机智转移把福临的注意力引开,主仆俩避开武英殿,掩进十八棵松,偷偷溜进附近的藏书阁。吴良辅讲述的《卧薪尝胆》模棱两可,福临非要详细具体的情节,于是藏书阁里翻找《卧薪尝胆》成了福临最紧要的事情。

说起来确实遗憾,熟练满文、蒙古文的福临对于汉字却是斗大的字不识一车。上个月,翻译成满语的《三国志》拿到他手里,他看的是激动不已,非常渴望阅读大量的汉语书籍。学习汉文的愿望已经不止一次通过奶娘向太后转达过,可惜,多尔衮跟前,太后的提议,汉大臣的请示,都被多尔衮驳回。

吴良辅不过太监一名,脑子再是老谋深算,可也是文盲之类。这两位上至君王,下至奴才,扑进满屋子的书籍,只为找寻《卧薪尝胆》。可问题是,大字识不得几个,这叫一个困难。主仆俩你看我,我看你,大有互怜互叹、惺惺相惜之意。

累乏、沮丧的福临坐在边角地上,随手拿起一本书,随意翻到一页,随便扫眼过去。脑海中留下了什么花之类的什么糖,方才还是要尝苦胆的劲头,转眼好奇心就趋向甜滋滋的怪异糖点。

主仆二人头对着头研究半天,其实就是努力识字,弄明白那些字究竟想说明什么,琢磨半天也还是一知半解。

这时巡夜的守卫靠近,吴良辅快速熄灭烛火。一下陷入黑暗的福临情急之下,一不做二不休撕下了记录这味奇特糖块制作方法的那页,随后两人偷偷溜出藏书阁,奔回位育宫。

兴趣浓厚的福临当晚就把那页上的文字歪歪扭扭分段分开抄在几张纸上,然后交给吴良辅去找几位满汉语相通的官员分别翻译出来。

不过两天功夫,几张翻译出来的满语前前后后送到福临手中,经过福临重新对号入座,这种来自西域且在中原地区闻所未闻的藏红花冰糖进入福临的视线,并且它的具体制作方法也完整摆在了福临面前。

第227章 天道破晓,旭日东升

顺治七年,潮湿又闷热的溽暑七月,屋里屋外蒸笼似的让人坐立不安。

摄政王多尔衮此时下谕,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尚可居住,可至夏月,不堪忍受,念及京城乃历代都会之地,营建不易,不好迁都。经核查,辽、金、元三朝都曾于边外上都等城为夏日避暑之地,故需修建一座小城,方便往来避暑。

多尔衮素来是雷厉风行之人,说干就干。才下谕,立刻就带上自己亲信的王公大臣出京城落实城址,修建城池的钱粮多少、工人数量以及监督官员也都具体罗列,并交代工部,速传谕各省,按要求出钱捐资、抽调壮丁,尊奉施行。

刚从雾灵山避暑回宫的福临才踏进位育宫,苦等在此的乳母便受太后托付把多尔衮建城的谕令告知福临,而且多尔衮还把统辖的正白旗、镶白旗带到属直隶的永平,看似要驻兵永平。太后唯恐多尔衮居心叵测,务必叮嘱福临保护好自己,而她也会暗中调动两黄旗,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这一次,出乎意料,福临虽义愤填膺却不再大吵大闹。或许是雾灵山日出时分的壮丽让福临狂野吼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宣泄去压抑心中太久的苦闷。也或许是长一岁年纪,多一份伤害,就增一次磨练,他的心志也被逐步强化。

“奶娘,转告皇额娘,两白旗本就属摄政王,如何调派,我们都不好干预。至于修建避暑城池,随他去,朕说了不算。两黄旗那边,皇额娘该怎样就怎样,朕听皇额娘的便是。”

福临的反常虽身边人一时不好适应,但奶娘却觉,自己仔细呵护长成少年郎的皇上变得懂事稳练了,当即就把福临的话原封不动给太后捎去。

夜深人静,福临灯下观察桌上的浅橙色冰糖。拿到制作方法后,吴良辅在福临的授意下广寻制糖高手,屡次尝试,屡次失败,终于做成这稀罕的藏红花冰糖。

福临往嘴里放进一颗冰糖,甜香滋味漫步口中,“好吃,风味果然与众不同,”福临放低声音,“只是朕问过太医,藏红花除了对孕妇不利,其实还是一味好药,没意思!”

自从吴良辅奉命主导制作冰糖,他就一直暗中揣摩皇上的心思,皇上已经不是过去贪图玩乐的孩子。今年以来,皇上对多尔衮的态度从往年的避开转向积极应对,那种内心的焦灼渴望促使他总想力图一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