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给隔离审查了半个月,直到前日才回到长安。

当了多年天下共主的天可汗太宗皇帝还从未遇到过如此羞辱之事。心中的火苗腾腾上窜,已经到了临界点。在看下面垂首站立。一脸委屈象的的相里玄奖,火山终于爆发了。

“哗啦”一声,太宗皇帝用手臂把书案上的奏章、笔架等扫到地上,脸红脖子粗的高血压症状很明显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转过头对下面站立的重臣们森然地说“高句丽大逆不道,联要亲自率兵征讨!”

这时候的朝鲜中岛处在三国时代,即高句丽、新罗、百济并立。东北为高句丽,南为百济,百济东南为新罗。高句丽最强,与百济同盟,谋分新罗国,又率众侵辽西,曾屡与隋军相争。隋焰帝曾经三次远征高句丽而未果。在唐朝建立的第二年。唐高祖为了安定边境册封高句丽国王高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新罗也相继贡献方物,唐廷又册封百济王扶余樟为带方郡王,新罗王真平为乐浪郡王。三国共受唐封,但这三个国家依然相互攻击,但都局限在很小的局部摩擦。大唐也懒的管,只要你们不越过边界,随你们小打小闹去。

就在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出现个人物,此人名叫泉盖苏文。他老子是高句丽的东部大人。他老子挂了之后按照规矩他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位。然而泉盖苏文由于生性残暴,极其不得人心,犯了全国人民的众怒,百姓们一致呼吁国王不准他担任此职。

原本以为可以顺顺当当子代父职的泉盖苏文见如意算盘落了空,很是恼怒。但冷静后查找原因才知道自己竟然很不得民心,想要子代父职就要收拢民心。

可问题是民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看来自己需要来点苦肉计才行。于是高句丽人民很惊讶地发现,这位原本飞扬跋扈的小泉同志一夜之间性情大变,频繁出现于闹市见人就鞠躬、逢官就下拜嘴里念叨着“请求您原谅我以前的过失!”并且流着眼泪乞求人们同意自己来继任东部大人一鼎 同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道:“倘若我上不能尽心报效大王,下不能好好安抚黎民,那就请大家把我赶下台。此心日月可鉴,如有违背此誓,甘愿天打雷劈!”众哀之,遂嗣位。

当泉盖苏文如愿地坐上了东部大人的位置后,演出也就到此结束了。他再也不用为自己原来当众立下的誓言约束,疯狂的开始报复。谁敢反对我?我控制的国家暴力机器可不是摆设!可以想象,原来那些带头反对过他、阻止他继位,以及曾经与他有隙之人,又遭受了怎样的残酷待遇。史籍上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残凶不道”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血和泪!

以至于。连高句丽国王高建武都看不过去了。无奈泉盖苏文一向专横跋扈,而且作为东部大人都督,他手中还有一支人数可观的武装队伍。

于是高建武和大臣们商量搞掉泉盖苏文,用暴力手段解决泉盖苏文及其势力。问题是这些大臣也不都和高句丽王一个鼻孔眼出气,就有人通知了泉盖苏文。这一下泉盖苏文可不干了,你想杀我,我还想杀你呢。于是设计出一场鸿门宴,发动政变杀死高句丽王高建武,并把高建武尸体砍成碎块,扔进了下水道,另立王侄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军事统帅。并逼迫新立的高句丽王封自己大对卢相当于高句丽的宰相。此人一向以对中国强硬而著称,他秉政后执行摆脱中国成为独立的国家政策有闹独立的嫌疑。此后,三个朝鲜王国的关系日趋紧张。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高句丽国中发生的巨变,很快便由营州都督张俭详细地汇报给了太宗皇帝。一些大臣提出这是高句丽国的内部事务,不宜插手,只要他们继续遵奉大唐为宗主国,不妨暂且听之任之。于是,唐朝方面很快做出了回应:册封高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双方倒也相安无事。戏叽十七年二月新罗派人来报!高向丽联合百济多方讲陛唰了,并切断了新罗贡使前往长安的线路。这威胁到唐的经济利益不说,高句丽分明就没把大唐放在眼里。

听了来使的哭诉后,唐太宗皇帝不禁皱起了眉头。大唐现在也是一屁股官司啊!自己儿子们的事情还没理出头绪呢,你们这不是给联添堵吗?

想到这里,反问道:“你们国家可想到什么办法来化解这次朝鲜半岛危机吗?“意思就是你们能私下解决最好,不要老来找联。若是你们实在解决不了,我再不妨帮帮你们。

结果使者的回答却相当干脆:“咱想不出办法计穷矣。只求陛下可怜敝国!”

这个回答真让太宗皇帝哭笑不得合着还赖上我了。你们自己懒的想办法,就会扮可怜,真把我当国际警察使用啊?出兵可不是小事情,山高路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