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身走了,留下张敏独自坐在地上懊恼自己的鲁莽。以后,晓雨就只在梦里和别人打过架了。

虽然晓雨在外面对别人从不服输,但在家里从来都不敢犯倔,每次刚想要顶嘴,一见父母脸色不对,就马上聪明的闭嘴,绝不惩一时之气,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把小时候这种做法转化成了一种能力: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虽然如此,但晓雨却从屑迎合别人,相反,她是爱憎分明的,这点与她的母亲完全相反,或许正是因为母亲趋炎附势的做法使她厌恶,所以她绝不能像母亲一样,只是她有她的做法。对于讨厌的人,她并不会恶语相向,只是会礼貌而冷淡,不会多说一句话。如果遇到让她厌恶的场合,她不会勉强自己应酬,她会找理由不去,如果非去不可,就早早的找借口离开。至于对事物的看法,她更不愿为难自己去说假话,就像别人问她“你看我女儿漂不漂亮”,如果她觉得不漂亮,她会挑出这孩子身上的其他优点说“我听说你女儿学习很好哦”等等此类的话来转移话题,没说假话也没得罪人,这就是她的方法。

不仅如此,晓雨在处理很多事情上也有她独到的地方,比如。。。。。。

☆、丁家有女初长成(下)

晓雨遇事不喜欢强求,更不爱与人争抢,她从小就认为该是她的别人抢不走,不该是她的她也不想要。小时候过年去外婆家,外婆会给几个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买糖葫芦吃,每次当外婆举着几串糖葫芦刚走到门口时,几个孩子就会围上来争着要抢最大的,就像不抢就会没有似的,可晓雨从来不会,她认为既然外婆买了,肯定人人都会有的,既然这样,那有什么可急的!外婆见晓雨不过来,只是在原地安静的等,就觉得这孩子懂事,反而会把最大的留给晓雨,其他几个孩子见此情景也没有办法,因为自己手里的都是自己要的,怪不得别人,然而下一次他们仍然学不会不去争,晓雨还是会拿到最大的、最好的。

但在学习上,晓雨是不肯服输的,可是她好像永远都会有个克星,阻止着她永远都达不到最高点。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是全市第二,到了初中是班里第二,在高中的时候,如果没有家里的事情影响,成绩正常的情况下,也是班里第二,所以,晓雨有个外号“千年老二”,这很有意思,第一轮流做,第二总是她,可是别人会记住第一名,谁又会记得第二名呢?不过,对于总是第二,她是心服口服的,她没有别人那么刻苦,比如与她同桌六年的王楠楠。

王楠楠比晓雨高出大半个头,也是瘦瘦的,皮肤有些黑,但五官很立体、漂亮,一笑起来神采飞扬。晓雨和她关系很好,两个人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她们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她们都漂亮、她们很够义气,甚至连她们写的字都很像,除了她们自己,没人分辨得出她们的字体。王楠楠非常勤奋、刻苦,晚上睡觉是从不关灯的,半夜醒了就起来接着学,再加上本身就聪明,成绩几乎稳居第一,晓雨从不嫉妒她,晓雨从那时起就能够认清自己的付出,不会心存侥幸。王楠楠和晓雨的家离的很近,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两人天天一起上学、放学,别人又给他们两个起了个组合的外号,叫做“黑白一二”,原因就是王楠楠皮肤黑、考试总是第一,晓雨皮肤白、考试总是第二。经常会有学校里的“坏学生”在两人放学回家的路上堵住她们,嘻皮笑脸的要和她们做“朋友”,可她们讨厌那些人,每次都会黑着脸拒绝,可那些人脸皮很厚,还是经常来堵她们,这也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大烦恼。后来,王楠楠如大家所意料的那样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可是大家都没想到,才念到大二,王楠楠就得了脑癌,青春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永远的凋谢了。晓雨虽不知王楠楠得脑癌的原因,但她自己推断可能是王楠楠给自己的压力太大造成的,晓雨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要做大家眼中的“好”而强压自己做任何事。

就像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议论文,题目是“学生该不该做家务活”,对于这个题目晓雨是太有感受了,在家里母亲什么都不让她做,当然,她也乐得不去做,可父亲总是对此不满,说她“读成了书呆子”、“读书读傻了、简直成个废人了”、“没眼力见儿,油瓶倒了也不知道扶一下”、“佛手——只会端着,不会动”等等,她在心里是讨厌父亲这一点的,她认为母亲说的对,家务活又没有多难,长大后再学也不迟。所以这篇作文晓雨的论点就是:学生不该做家务活。她知道这样写是不符合老师的期望的,老师希望所有学生的论点都是正面的,果然,全班同学只有她的论点是这样,其他人的论点都是学生该做家务活,整篇充满正能量。而晓雨的作文则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