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4页)

毫无节制的酒场生活。他曾经的生活,就是从一个酒杯到下一个酒杯,从一张餐桌到下一张餐桌,乐此不疲。

雷子现在面色灰暗,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他滴酒不沾,沉默少语,走路从来都低着头。和以前一夜踊跃奔赴三五个酒场猜拳行令白酒论斤喝的样子大相径庭。

雷子喝酒的黄金时代,号称“沙漠王”。概因酒到了他肚子里就好比水倒到沙漠上面,瞬间消失,不露声色。他是酒桌上的神仙,有了他气氛才活跃。他能从正午到夜半,又从夜半到天明,在宴席上酒兴依旧,直到没有对手。是的,在兰州这个娱乐基本靠酒的地方,要想迅速取得别人的信任,那就得在酒桌上表现出众,在酒杯里成为明星。雷子在流动的酒桌上,呼朋引伴,意气飞扬,就像内陆城市里昂贵的海鲜一样生猛。

酒这东西越喝越上瘾。雷子浸泡于此中日久,竟变得一刻也不能离不开那物。慢慢地,原来的酒友们都离他远去,再能喝酒的人也和他耗不起那时间,自家女人的脸色也不好看,不如在家里窝着。一时间,雷子竟有了些孤独的味道,该向何处寻找自己的酒中同道呢?

早知道黄河的水要干哪

单位里来了新领导,招呼手下去家里吃饭,雷子提了上好的五粮液上门,兴致勃勃地帮领导招呼大家喝酒。那天晚上,大家都放开酒量喝了一下,雷子提的两瓶五粮液喝光了不说,把领导家的四五瓶牌子不一的高档白酒也捎带着给灭了。酒至酣处,人就有些癫狂,雷子开始和领导称兄道弟,搂了对方若干次肩膀也拍了自己无数下胸脯。嘴里喃喃道来的,无非是些生死之交一碗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之类的豪言壮语。忽然间,他眼角的余光里瞥见领导家鱼缸里有一条宽大肥厚的带鱼施施然游动,于是一边说着“我今天给大家露一手,做个红烧带鱼”,一边径直冲上前去,一把将那带鱼捞出,顺手扔到厨房的高压锅里,煮之。

第二天酒醒后的羞愧里,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对:鱼缸里怎么会养着一条带鱼?正思忖间,领导夫人的电话来了:“你这人怎么回事?把我家养的一条大银龙生生给放到高压锅里活煮了!还抱着鱼缸吐!你太过分了!”的确,那天晚上,他们下酒的菜里有许多海鲜,雷子将它们还给了鱼缸。而这一场酒就摧毁了雷子给领导留下的全部好印象。

酒,就是这样,更快,更直接,更充分地将一个人的本相和心迹显露出来。也就分出了三六九等。那样的场面你我并不陌生吧?

早知道黄河的水要干哪

“早知道黄河的水要干哪,修他妈的那个铁桥是做啥呢?早知道尕妹妹的心要变哪,谈他妈的那个恋爱又是做啥呀呢?”——这是出自兰州野孩子乐队唱的一首歌,却刚好击中了中山铁桥下正在哭泣的小韩的心。

年轻人哭泣,大多是因为爱情。这正是最变动不羁的年纪,爱与不爱,狂喜与痛苦,破碎与完整,都在人的内心里像核变一样释放出可怕的能量。你瞧,这世界上为情所困的人,比那满河滩的石头还要多。小韩,就是这石头里最不起眼的一颗,很难让人一眼挑出来。可是,再不起眼的石头,都强硬得要命,都完完全全地不想听老天的安排。这个城市里的年轻人,大多和这石头一样:率性,天真,顽劣,固执,并且有种不顾一切的蛮横。生命在这里一般只有两条出路:或者落花流水,或者激情横溢。

简单地说,小韩哭泣,是因为他爱着的那个姑娘变了心。爱了三年,笑过哭过醉过梦过,原来到尽头猛醒过来却是一场空。那姑娘心高气傲,加上父辈是当年从上海支援大西北来的知青,家里早有归根之意,一心要逃离这座尘土大面积降临的城市,眼睛望着大海的方向。而小韩土生土长,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方言、饭食、风俗以及人情和银行里一份看起来不赖的工作。两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留还是走。小韩觉得,这个不紧不慢的城市里竞争不激烈,生活悠闲,凭两人的能力足以过得上中上等的生活,何必非要走不可?而姑娘则以为世界之大,精彩万状,为什么一定要坐以待毙?有那么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地从这座波澜不惊的城市里逃离,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一个个精彩的例子就在眼前,姑娘早就铁了心。

。 想看书来

早知道黄河的水要干哪(2)

姑娘家里人使尽浑身解数,为她在上海找到了工作。本来,按两人说好的,事已至此,小韩也要抓紧时间随后赶到。但改变一个人的观念谈何容易?小韩在铁路上奔波过几次之后,越发对那座浮华和奢靡之城充满了厌倦。他发现那座城市里的人际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