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太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成功地剪除了节度使们的兵权。他设法降低这些人的职务或干脆赐以高官厚禄让他们赋闲养老,从而将军队直接置于朝廷控制之下。通过这些措施,宋太祖消除了使唐朝灭亡、造成五代十国那种混乱局面的藩镇割据制度。

不过,宋太祖的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亦造成后世宋兵面对外侵积弱不振的局面。宋一代的武功远远不及汉、唐两朝。宋朝既未能重新控制北越(安南)地区,亦未能将势力扩展到中亚或塞北一带,甚至连收复辽国在926 年吞并的燕云十六州也遭到了失败,因而不得不向辽进贡30 万两白银、丝帛的岁币。在西北,宋朝亦受到党固族的威胁。党固人在甘肃及河套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并于1038 年定国号为“夏”,史书中亦称之为“西夏”。在一次对西夏的用兵失利后,宋朝亦于1044年开始向西夏输贡。这样,辽、宋、夏三国在军事与外交上就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政府与文官制度

太祖及其继任者在首都设置了一批行政机关,与唐相比,这些部门更为直接地控制在皇帝手中。例如,唐朝后期出现的两种机构在此时成为重要的机构,而且一直延续到后世:其一为翰林院,原先是为皇帝起草诏浩的机构,在宋朝成为向皇帝提供咨询的主要机关。其二为兵部。唐时三省中有两省的名称沿袭了下来,其下设六部及其他行政机构,其功能同唐门下省同。另外还有两个重要机构,一为御史台,后逐渐发展成为一整套监察百宫的体系,另一个是三司,负责管理诸如国库、赋税、专卖等财政事务。与唐代不同,宋代牢牢控制了帝国赋税的收入。由于这个原因(以及总体的经济发展); 11 世纪早期的政府收人是有唐一代历史最高记录的二倍,开国不久便积累了巨大的收支盈余。

宋时中央集权的程度得到史无前例的加强。国都开封曾是五代的国都,位处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尽管属于中原腹地,但与长江下游产稻区的距离比长安近了六百来里。宋朝在行政区划方面仍袭唐制,但增加了“道”(后改称“路”)的数目,与唐相比,“道”对州、县的权力也增大了,而且为了避免重蹈唐朝藩镇割据的覆辙,“道”的管辖面积、行政功能与相应的军事机构与唐时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太祖及其继任者致力于将统治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并扩大朝廷的权威,这使得宋朝中央集权的程度得到空前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也更趋专制了。因此,中国在接下来的1000年中常常被称为是“专制的时代”而有别于宋朝之前的“贵族时代”。不过这一说法不尽符实。尽管所谓“天命”理论中蕴含了造反的根据,中华帝国在理论上基本是专制政权,在实践上当强有力的统治者在位时更是十足的专制。如果说前后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统治阶级已从贵族转变成了官吏,专制制度变得更为有效,因此也更为成功地维护了大一统的统治。宋朝的主干力量来自于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宦官及百官之外的人员被成功地挡在了政治权力之外。当时规定,高官大员之间不得联姻或同宗任职,并且禁止外戚、妃殡和皇族成员干政,可见当时政府的统治是何等公正廉明。

行政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政府从下层官员中选拨人才并准许高官委任亲属甚至卖官誊爵,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科举制度。从997 年到1124 年,平均每年有200多人通过科举步人仕途,当时1 。 2 万名甚至更多的高级官僚队伍中有一半以上皆来自于科举。此外,获得功名的人实际上也古据了朝中的显要位置。科举分好几种,其中进士一级最受尊崇。进士考试以策论取士,注重推理与创意,在11 世纪晚期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考试。当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舞弊现象。

1065 年之后,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分三等,首先是各省举行的乡试,中举者(概率一般为上%一10 % )可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者(大约是10 % )参加殿试,通过者获得进士出身,即可任职为官。落第者往往一试再试,结果新科进士往往从十几岁的少年到七十儿岁的老翁都有,尽管其平均年龄一般为35 岁左右。官员的升迁依赖如下儿个因素:任职的时间、政绩及考锉、科举时取得的功名以及上司的提携等等。按制度,某些高级官员有举荐下级官员的责任。被举荐者不得是举荐者的亲属,但举荐者必须对被举荐者的行为负责,有时甚至会连坐治罪。

文官制度成功地将大量人才收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