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頁 (第1/2页)

作為主管經濟的副市長,她要抓的就是全市的經濟。

為了帶動經濟發展,向暖在擔任副市長一年後,終於提出了商業街改造計劃。

市裡的龍頭企業大部分都被譚宗平攏在手裡,私企這塊也是以劉樹生馬首是瞻,她培養的幾個中小型企業還在發展中,短時間內是不能給她提供助力。

所以她得另闢捷徑。

誰說搞經濟就得拉攏各個企業?企業有錢可不代表老百姓有錢。

所以她決定先從民生下手。

目前市裡的情況比前些年好了不少,被大洪水肆虐過的老百姓們也都緩過來勁兒了,購物慾明顯上升。

市中心雖然已經有好幾條商業街了,但都比較散,也不成規模,一盤散沙。

向暖決定借鑑她在c市時候搞的商業街來拉動gdp,事實證明,商業街能快速帶動消費,提高gdp。

六月的天已經開始熱了,向暖挑了個多雲的日子,帶著經委會,發改委的人去視察商業街,這兩個部門都是她主管的。

這個時候的商業街還很髒亂差,雖然是省會城市,但之前管這塊的邢克強主要經歷都放在招商引資這塊,對城市規劃做的很少。

目前商業街這邊的門面基本都在營業,但因為小攤販也多,整體感覺不上檔次,購物體驗一般話。

負責這個片區的區領導也跟著一起,看到這些攤販,臉上有些掛不住的跟向暖解釋:「陶副市長,這些人我們也趕了,可趕不走,等我們的執法人員走他們又來,都是養家餬口,我們也不能趕盡殺絕。」

對此向暖是贊同的,都是養家餬口,誰不是為了生活披荊斬棘呢?

向暖認為,城市的發展是為了給老百姓帶來更加便捷的生活,而不是讓他們的日子水深火熱。

她點點頭,沒有說什麼,中途還讓眾人假裝是顧客,在幾個小攤販以及商鋪里都買了東西,她自己也買了。

整體購物感覺不太好,這些人缺少服務理念,同個商品每個人問起來價格都不一樣,就給人一種宰一個算一個的感覺,很糟糕。

一行人直接去了發改委,就今天的視察開始開會討論。

其中有不少是譚宗平的人,向暖也沒有保留,將自己的計劃在會議上拿出來討論。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還有人沉默不語。

譚宗平那邊的人反對的有,贊同的也有。

贊同的是覺得確實需要規劃一下,像大都市靠攏。

反對的覺得這筆錢花的太冤枉了,市裡的財政本來就緊張,如果再撥出一部分錢來搞這些所謂的面子工程,到底有沒有必要。

向暖直接甩出了c市商業街的數據。

向暖看著反對的人:「c市商業街目前什麼情況,你們應該聽說了,在八十年代中期,就能帶來這樣的改變,效果還不明顯嗎?」

反對的人也有話說:「據我所知,目前市裡的商業街每年帶動的消費也不少,是c市的好幾倍,所以我才覺得沒有必要再花錢在這上面了。」

第743章 計劃遭阻力

對方甚至含沙射影的表示,向暖要搞政績的話,可以換個方向,這個項目就算實行,也不是幾個月就能竣工的。

畢竟上半年已經過去了,再不弄點政績,她今年又得「白干」。

向暖上任已經有一年多了,去年她沒有做出什麼太明顯的政績,比起她之前待過的地方,算是非常默默無聞了。

謠言又起,說她離開了老胡,就泯然眾人了。

當官也是需要考核的,他們的考核標準就是政績,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官願意跟商人合作。

商人出錢,能獲得利潤,官員能獲得政績,就能繼續往上升。

有時候為了「合作」,商人們哪怕是虧錢,也得砸錢給官老爺們創造政績,為的就是老爺上去了,他們能跟著繼續得利。

對於商人而言,沒有一分錢是白花的,對於老爺們來講,沒有一個商人是白交的,大家被利益捆綁,各取所需。

面對對方的挑釁,向暖也沒生氣,很平和地道:「我知道市裡的財政有些困難,所以商業街的問題,打算招投標,不限於本省,外地的甚至外資也可以參加投標,這樣一來既不會給市財政帶來經濟上的困難,也能解決我們商業街的問題。」

說完看著經發委的主任:「何主任,你覺得呢?」

何主任看了一眼之前說反對的人,垂眸很認真的想了想:「我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