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頁 (第1/2页)

唐和平皺眉:「你確定嗎?這可事關個人的作風問題,咱們得謹慎點。」

向暖也不介意唐和平的質疑,這是正常人的第一反應。

「我不能跟你說她跟誰不清不楚,但我親眼所見他們相處的時候動作超過了正常男女的界限,不止一次。」

聽向暖這麼說,唐和平的眉頭皺的更重了: 「那這個人的人品就有問題了。」

向暖點頭:「就怕這事到時候紙包不住火被人家家裡人發現了,雖然那姑娘就是在你們單位實習,但人家家屬可不管這些,真鬧起來你們單位也難看,反正你提醒下柳明明,別跟對方走太近,省的被牽連。」

其他的也不敢再多說了,面對唐和平,她怕自己言多必失,到時候有太多解釋不清楚的地方,搞不好自己還要被懷疑一下。

唐和平點點頭。

七月份,向暖從柳明明那裡得知,那位實習的小姑娘沒有留下來。

向暖鬆了一口氣,這個疑似j諜的人離開了唐和平的單位,那接下來的事向暖就不著急了。

劉樹生想要拿地,那就讓他拿。

俗話說捉賊拿贓,捉姦拿雙。

先就不說譚宗平這個級別的幹部不是她能輕易指控的,就說劉樹生,他目前已經是安省最大的民營企業,自己更是安省十大傑出青年,還是區裡的人d代表,就這些頭銜加身,向暖想要說他們是j諜,自己都要先惹來一波麻煩。

《老子》三十六章有言: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第742章 綜合分析

向暖也很忙,她不可能將所有的時間跟精力都花在抓j諜的事情上,她也不是國安的。

至於要不要舉報這兩個人,向暖思考之後還是決定暫時按兵不動。

一來,她都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兩個人有問題,不可能因為人家喊一聲某某君,就說人家是間諜,這太荒謬了。

人家還可以反過來說她因為跟劉樹生關係不睦誣告呢。

而且對方完全可以說效仿古人,因為我們的古人確實會這樣稱呼。

君在文言文里,除了指君王、大(da)夫以上具有土地的各級統治者的通稱外,還有就是一種尊稱,在名字後面加個君,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這都是一種稱呼,小日子也是抄襲我們的。

光用一個稱呼來定義對方是不是間諜,太草率也不符合向暖的性格。

再加上那個女的既然是陸軍醫科大學畢業的,能進軍校,說明政審都是沒問題的,或者說被做的天衣無縫,讓政審的人查不到問題,她跟譚宗平來往,嚴格說也就是道德問題,不算犯法。

所以那麼自己貿然舉報,就得罪好幾方人。

再加上如今崇洋媚外的風氣很甚,各種出國留學的人不要太多,讀費那個完全可以說自己就是喜歡小日子那邊的文化,喊一聲君怎麼了?

我們只能在道德上譴責對方,但不得不承認目前她沒有證據證明對方犯法了。

她能做的就是以作風問題提醒一下唐和平他們,讓對方離開他們的單位,其他的,她不是超人,也無能為力。

有人說可以提醒一下?怎麼提醒?

她要怎麼解釋她為什麼要監視譚宗平跟劉樹生?

尤其是譚宗平,是一市之長,誰敢監視監聽?這是犯了組織上的大忌諱,除非她不想在官場混了。

不能說,那就要撒謊,撒一個謊就要用更多的謊來圓,最後搞不好向暖自己還要被人審問一番。

再就是劉樹生的問題,先不說他這幾年用錢弄來的各種身份已經成了他的一種保護殼,就說他名下的那些企業,動輒就牽扯到上千的家庭

不管是出於對經濟發展的考量,還是對劉樹生身份的棘手,現在都不是揭穿最好時機。

說到底還是沒有足夠的證據,向暖是不可能跟說的,包括唐和平,這不是她不信任他,而是不能說,說了估計還要牽連到唐和平,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官場,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我拿到你的把柄就立刻將你置於死地。

把柄得在關鍵時候用才最有效果,更何況向暖手裡也沒有確切的證據,一切都是基於她重生的身份以及一些猜測。

說的通俗一點,沒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把柄就要利益最大化。

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私底下關注這兩人,時刻掌握這兩人的動向尋求確切的證據。

等有了證據,她才能一擊必中,要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