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第1/2页)

一上午下來,也就幾個年紀有點大的記不住,只能把向暖抄寫的紙張帶回去,明天換人來。

基礎學習過關的人,回去後就組織村裡的孩子們還是進山摘蘑菇了。

山是集體的山,所以摘的蘑菇也都是集體的。

摘蘑菇的人也都按照工分記分,到時候也根據工分來分錢。

所以大到只要能走動路的,小到三歲的,都拎著東西進山「掃蕩」。

除了蘑菇,還有各種野生的山楂,毛栗子,板栗,要是幸運的話,還能挖到一些草藥。

目前就各種草藥給的價格最高。

蘑菇分品種,曬乾的蘑菇收購價從一塊到兩塊五不等。

因為蘑菇的品種不同,所以折干率也不一樣。

一般都是八九斤蘑菇才能曬成一斤干蘑菇。

剛開始幾天一天能找到八九斤的蘑菇也是極限了,一天能整個一塊錢,誰不願意干?

要不是各個大隊規定了勞動力必須出工,很多人都願意上山摘蘑菇,不那麼累,工錢還差不多。

因為采的人多,蘑菇就越采越少了,有時候一天也就只能摘個兩三斤,這都還是運氣好。

於是就有人把目光放在別的東西上了。

毛栗子很便宜了,五分錢一斤,一開始都沒人摘。

後來蘑菇摘不到了,眾人也就開始擇毛栗子。

這東西壓秤,一天幹個十來斤也不成問題,這不也就有五毛八毛了嗎?

等把這些野生毛栗子霍霍光了後,大部分老人小孩就沒事幹了。

少部分懂草藥的人,就開始挖草藥了。

第88章 秋收(2)

那些草藥的價格就不一樣了,最普通的曬乾後都是一塊二起步。

這些草藥向暖都是要給系統的。

她還記得她以前帶她媽去看婦科病的時候,給她媽看病的老大夫就說了,換成以前他給開個一兩個療程就能好,但現在不行了。

不是他的中醫技術退步了,是很多草藥都是人工種植的,藥性跟野生的就是不一樣。

還有些藥草絕種了,就只能用其他的草藥代替,那功能也是有差別的。

所以這些草藥她是用高於這個時代的成本價來收購的。

收購的這些草藥,第一批,她打算讓系統免費郵寄給她知道的未來世界的幾個中醫院。

那些人都是識貨的,要是看中了,肯定會跟他們聯繫然後合作的。

那有看不中的話也沒辦法。

草藥不像食材,可以網購,這東西得給專門的人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外行亂吃是要吃出事的。

至於這邊的,她打算給任忠海寄去一些,之前他們醫院有個女中醫,還給陳家康把過脈,要是能跟他們醫院合作,也是個路子。

其他的地方的中醫向暖不打算多此一舉,一來是因為都不認識,這麼操縱會給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來是因為中醫在這個時候被打壓的很厲害,除非那些厲害的專家,大部分中醫都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

當然了,這個時候的草藥是不缺的,那些人也不太需要她操這個心。

整個十月杏花公社的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第一批曬乾的蘑菇,向暖從系統那裡買了一批簡單的封口包裝袋,因為成本低。

要去塑料廠買的話,價格還真不便宜。

一袋子半斤的封存,足足攢下了六百多斤干蘑菇。

這個量也很嚇人了。

收完這一批貨已經進入十月底了。

稻田裡的晚稻已經金燦燦一片,人們開始收割晚稻了。

向暖則去了茶山,看了下茶籽。

茶餅病得到徹底控制後她又追加了一批肥,正好又下了一場秋雨,所以這個茶籽目前個頭都還算合格。

等水稻收割的差不多後,向暖開始號召一些人來山上摘茶籽了。

這次來摘茶籽的人很多,各個大隊的都有。

之前她老是喊一大隊的來幹活,二三四幾個大隊就有些意見。

所以這次上山摘茶籽,向暖也沒限制了,誰有時間誰來。

於是不少老人孩子都來了。

這個年代農村里真正能去念書的,十個裡面有三四個,這三四個裡面有一個女的都算不錯的了,其他孩子都要幹活掙工分。

有些幹不了重活的大人也都來幹這個活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