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科考开始了 (第1/2页)

萧凛拟定了科考的所有参与官员,包括监考、出题、誊抄、审评等。还没被捋下来的官员都被安排在里面,左右两位相国则作为主审考官。 为了防止作弊和徇私等情况发生,萧凛还做了一系列的防作弊措施和流程。 科考诏令出来后,他便派出官员,手拿留影石将报名考生的样貌以及家人作保的影像记录下来,以便在考场点名公示时,防止有人替考。 考前,考院会提前封锁,重兵看守,直到开考才会解封。所有考官都得分开监管,尤其是出题的考官,会一直到开考后才会放出来。 入考场前,考生需将身份牌交给考官核验,身份牌上有姓名、年龄、身高、样貌描述及籍贯等信息,核验完身份信息,还会进行留影石的样貌及作保核验。 核验完还有搜身程序,所有携带的笔墨用品、食物以及衣物等都需要进行检查。而且考生除了笔墨、食物和水,其他一律不许携带。 搜身完毕后分配考号,按照考官随机抽取的考号进入考场考试。填写考卷之时,必须将考号和姓名写上。 考生之间有竹帘隔开,每十人一排,便有一个监考官进行管理,考试期间不允许发出声响。考场上空还有留影石进行记录,考试结束后会有考官查看留影石进行复查,若有私语、作弊、换卷等行为,考卷一律作废,逐出考场并予以重罚。 考官收卷之时会当着考生的面将考卷折叠密封,滴上蜡印,防止有人私自拆开。 考试完毕,卷子会由专门的考官拆开,重新誊抄一份,只留考号,不留姓名,而考号和姓名另外造册对应,原卷则继续封存,供日后考证。 审评官将誊抄的考卷拆开,对考试内容进行审核,评出优劣。将排名前十的卷子交给主审考官选出前三甲,其他的则按成绩进行排序,前300名者进入第二轮复试。 第二轮复试由萧凛和盛王出卷,考生当场作答,考卷以同样的方式封存、誊写、考官审核评选前十位优异者,最后由交给盛王评选。 考生看到如此严格的流程不由咂舌,有才学者交耳称颂,觉得很大程度杜绝了作弊的可能,对此次科举更有信心了。而浑水摸鱼者则愁眉苦脸,一片哀嚎。 这还不算,接下来张贴出来的作弊惩戒公示更让学子们议论纷纷。 考前查出替考者,两人均取消五年的考核资格,其考生与作保人均罚两甲及20板。 考前查出作弊物品者,打20大板逐出考场并取消五年考核资格。 考时作弊者,打30大板逐出考场并取消五年考核资格,涉案徇私的监考官及搜查的验官撸职下狱兼打50板。 考官在考试与审阅卷子时徇私、换卷、包庇和纵容作弊者,按严重程度罚撸职、下狱、流放或抄家问斩等刑罚,当事考生下狱、流放,终身取消考核资格。 这惩罚力度为盛国开国以来最为严厉的一次,可见朝廷对于此次考核的重视。 考生们都兴奋不已,因为如此严厉的考核制度,证明朝廷急需用人,他们只要发挥出色,便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朝廷开始注重才学而非家世地位,他们这些寒门学子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以前的科举,替考、作弊、徇私无所不在,大家族子弟在考场中公然换卷之事也不是没有发生,科举就像是贵族子弟成为官职人员的过场,寒门子弟只能争取那些他们不要的、低等的职位。 他们恨这世道不公,却也无可奈何。有些人进入官场后也被同化,成为以前自己最憎恨的人。当公平不在,秩序混乱时,如何能要求他们独善其身? 只有公平的环境,严格的法律制度才能让更多人保持初心。 萧凛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严格考场制度和重罚作弊徇私行为,才能让考生们重获对朝廷的信心。借科举肃清官场上那些害群之马,既是立威,也是警示盛国未来的栋梁们, 莫要成为他们。 又过了几日,考试正式开始,考生寅时便到了考院排队入场,验官严格执行验身流程,考生们都规矩多了,虽然还有心存侥幸者,但只是极少数,而且都在考前被查了出来,验官当即宣布取消该考生的考试资格,并予以重罚。 其他考生见了,更有信心了。考场一片清明,他们只需心无杂念,将毕生所学全部发挥出来即可。 考试的内容涉及书学、经学、算学及诗词等内容,而形式又包含了墨义、帖经、策问及经义等,光是考试就需要三天时间。 期间考生不需要出考院,当日考试完毕后直接撤掉考桌,便可休息,考院会给他们提供被褥。 白天有留影石在,萧凛省了不少心,但晚上,便是蛇鼠鸟兽出没的时刻,萧凛集中精力用在此处,他的神识铺盖考场和考官住所的每一个角落,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果然,到了深夜之时,便有人开始鬼鬼祟祟地出没,借由动物传递消息。某些考官有了学生的信息,某些考生的被窝便出现了纸条。 萧凛的神识跟随鸟兽来到它们的目的地,看见联系之人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