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一百倍黄金储量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但是岳飞并不知道赵桓的如此安排的缘由,岳飞一听傻眼了,因为他整个心思都在抗击金人方面,可没想到皇帝居然派他去远征南洋打那种小菜鸟一般的小国,这实在不是他的志向。 因此他有些委屈的躬身道:“臣一心想痛击倭寇鞑奴,直捣黄龙,光复重整我大宋河山。 能否让臣到北边去,领军与金人作战,这个更是臣期望和擅长的,海战……臣的确不太擅长。” 他不好推辞,只好借口说自己不擅长水战。 赵桓笑了,说道:“你听朕说这重要的战略意义,南洋是我大宋的钱柜子,守住了这个钱柜子,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金银铜钱输送而来。 有钱才能打仗,没有钱,当兵的可不愿意卖命,这个你比朕更清楚。” 岳飞一听,愣了一下,打仗要钱他当然知道,作为统兵官也非常清楚,没有军饷军队就会散,也没有人会听他的指挥。 毕竟这个时代当兵,不是什么保家卫国的义务,而是为了挣钱,是一个行当。 这个时候的兵士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有钱就上阵卖命,钱越多越敢死拼,因为如果死了,还能有一大笔钱给家人,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钱谁也不会上阵拼命杀敌的。 但是岳飞有些不明白,他拱手问道:“陛下说南洋是我大宋的钱柜子,这从何说起? 据臣所知,南洋都是些又远又穷的小番国,进贡来的东西都是些土特产罢了,又离咱们那么远,把他拿下来能够为咱们大宋生钱吗?” 赵桓笑了,对一旁负责记录的胡安国和李清照也都挥了挥手:“你们也都退下吧,朕与岳将军有话要说。” 李清照等人都忙拱手答应,全都退了出去,邵成章退出时,还把门给关上了。 议事殿就只剩下了岳飞和赵桓。 赵桓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朕告诉你一个秘密,在爪哇有大量的金矿,几乎每个岛都有金矿,尤其是巴比亚岛,这里的黄金储量超过我大宋百倍! 只是当地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原始部落,而爪哇人住的爪哇岛金储量并不多,所以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也不知道这些金矿在哪。 但是朕知道金矿所在的位置,标注给你,你带进去就是要守住这些金矿,同时组织矿工开采金矿,现在你觉得朕说南洋是大宋的钱柜子,有没有道理?” 岳飞大吃了一惊,他当然知道超过大宋金矿储量百倍意味着什么。 如果源源不断的有黄金产出,那么大宋就有钱打仗了,这对大宋来说的确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他作为领军的大将,当然担心军饷的筹措,他也知道朝廷现在国库空虚,上一次打仗钱都花光了,下一次战争钱从哪来还没数呢。 现在朝廷在用纸钞,这纸钞会不会像蔡京那样泛滥,他也心里很担心,毕竟纸钞不是真金白银。 现在皇帝告诉他爪哇有大量的金矿,他当然怦然心动,因为有了金矿就有了军饷,就能打仗了,就能光复河山,就能直捣黄龙,实现他的梦想。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问道;“陛下,爪哇那么小一个穷乡僻壤,真的有那么多金矿吗?” 赵桓微微一笑:“印尼金矿探明的储量是一百九十一万吨,不好意思,吨这个概念是朕独创的一种重量单位,折算成两,那就是三百八十二万亿两,而估算的总储量,是这个的一百倍。” 岳飞整个人都傻了,难以置信的望着赵桓:“这个是真的吗?” 他刚说出这句话,马上就觉得自己的这个问题太蠢,怎么能够质疑皇帝呢? 赵桓又对岳飞说道:“你知道咱们大宋,黄金的储量是多少吗?” 岳飞摇了摇头。 赵桓说道:“大宋探明的黄金储量只有大约一万吨,也就是说爪哇的黄金储量是我们的一百九十倍。” 赵桓说的中国的黄金储量其实是一点四万吨,但是宋朝的疆域远比现在中国的疆域要小,因此他就把零头给扣掉了,大约也就是一万吨。 岳飞整个人都傻了,他没想到小小一个爪哇国,黄金的储量居然是整个大宋的一百九十倍,这就太让人咋舌了,也让人怦然心动。 难怪皇帝要把所有人都撵出去,因为这个消息如果要泄露出去,整个大宋或者周边的国家都会疯狂的,因为这是大宋皇帝说出来的,绝对是有分量的。 赵桓又说道:“除了巨大的黄金储量之外,爪哇还有一个堪比黄金的东西,也是能够带来巨额财富的,知道是什么吗?” 岳飞摇了摇头,满脸好奇而又紧张的望着赵桓,他实在想不到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黄金更值钱的东西。 赵桓说道:“那就是香料,爪哇的香料在我大宋能卖出好价钱,这个你应该知道。” 岳飞点点头说:“是,南洋的香料价廉物美。” 赵桓笑道:“他之所以价廉物美,是因为离咱们近,而且咱们大宋也有很多出产香料的地方,虽然不一定比得上爪哇的香料好,但解决生活需要也是足够了,如果不是特别要求品质的话。 所以南洋的香料在咱们这儿卖不出什么价钱,但是如果把南洋的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