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又是三个锦囊妙计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耶律大石是一代枭雄,他原本只带着一队两千人的残兵败将逃到中亚去,可是他建立帝国之后迅速扩张,征服了高昌回鹘、西喀喇汉国,东喀喇汉国以及花刺子模、塞尔柱帝国等,疆土极为辽阔。 他的军队威震中亚,甚至震慑到了欧洲,赵桓对这一段史实决定利用,等到西辽把中亚这些国家干的都差不多了,那时候自己再出兵坐享其成。 不管是谁,哪怕是西辽,大宋要么将其作为藩属国,像大理国那样,要么就把它灭了,但现在赵桓还不想动它,所以结盟是最好的选择。 只有结盟之后西边得到安宁,甚至有所助力,他才能全力以赴地将精力放在东南亚,彻底解决东南亚的问题。 耶律定出使大辽是最好的,只要大辽朝与大宋结盟,那么高昌回鹘作为西辽的附属国,自然就跟着西辽成为大宋的盟友了。 而喀喇汉国此刻还没有被西辽征服,但就把它交给大辽去处理好了。 耶律定从军中选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跟随自己出征西辽。 一路往西,到达了陇佑都护府的端头约昌城。 到了这里,他并没有着急着领军进入高昌回鹘,而是在边境驻扎,然后派出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先进入高昌回鹘前往西辽的都城叶密立。 都城里耶律大石接见了耶律定派来的使臣,看完耶律定写的亲笔信之后,他有些难以置信。 由于消息的闭塞,虽然他知道大宋正在跟金国作战,但是战况打的如何他其实没有很多准确的消息,他希望大宋痛扁金国替辽朝报仇,虽然他觉得这个不太可能。 他始终觉得他是一个辽朝的臣子,所以建立的国度也仍然称为辽,那么灭国之仇是一定要报的,自己报不了,大宋能替他报也好。 而现在大宋来找他结盟来了,一方面他很高兴,说明他得到了大宋的认可,大宋认为他是个人物,有与之结盟的必要,足以证明他取得的战绩已经引起了大宋的高度重视。 但是他又担心引狼入室,大宋会不会借着与他结盟的机会对他的西辽动手脚? 所以他安顿了使臣,召集了朝中大臣商议此事该当如何。 朝中大臣一致认为应该与大宋结盟,远交近攻,这是人所周知的规律,西辽跟大宋相隔万里应该友好往来,互通有无。 因为双方对于对方都没有直接的威胁,更多的是利益的驱动,他现在西辽正愁没法得到大宋的精美物资。 如果能够跟大宋结盟,那么这些东西便可以名正言顺的从大宋购买,甚至要求大宋低价卖与他们,反正大宋很富足。 得到大臣们一致赞同之后,耶律大石定下心来,写了一封回信,让大宋使臣先回。 可是大宋使臣走了之后,在皇宫里,昭德皇后萧塔不烟却很不高兴,埋怨耶律大石做事太过草率。 耶律大石忙问缘由。 昭德皇后说道:“大宋从来言而无信,当初与咱们结盟,金国起兵的时候,大宋却偷偷跑去跟金国人结盟,转而进攻咱们幽州,背后捅咱们刀子。 大宋如此言而无信,咱们还跟他们结盟,难道被大宋骗的还不够吗?” 耶律大石挠挠头,这件事他当然记得,而且也很不爽,可是目光要往前看,现在与大宋结盟对西辽有诸多好处,便耐心的解释自己的推测,解说可以从大宋得到的好处。 可是昭德皇后却更不高兴,说耶律大石只顾着眼前,只看得到好处,却不知道危险,假如把大宋招到西辽来,指不定什么时候虎视眈眈的大宋就会取而代之,那时可没有什么后悔药。 被昭德皇后这么一说,耶律大石又有些犹豫了,不过都已经写了信愿意结盟,让耶律定来都城商议,假如又翻脸也不好。 听耶律大石这么说了,昭德皇后眼珠一转,说道:“既然这样,那等耶律定来了,陛下可以狮子大开口,多要好处,多提对咱们有利的条件。 如果他答应了,那咱们可以占尽便宜,而且还不用害怕他们对咱们不利,如果他不答应,那就是他们的错,也怪不到陛下您。” 眼见耶律大石心动,昭德皇后接着说道:“陛下应当让耶律定只带二百人前来,其他人留在大宋边境,不得进入高昌回鹘地界,以免他们趁机作乱。” 耶律大石心头一凛,说道:“不会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陛下还是太善良了。” 耶律大石郑重点头说道:“好,听你的。” 耶律定并不知道耶律大石被他的皇后所鼓动,对与大宋的结盟心存疑虑。所以,边境上他准备带着二万人马随着使臣进入时,可是使臣却委婉的告诉他,西辽皇帝的意思是大宋的军队就留在大宋地界,就不要进入西辽,包括高昌回鹘了,最多只能带二百随从前往。 耶律定不由皱起了眉头,说道:“既然陛下心存疑惑,那我们把军队留在大宋境内就是了。” 说着吩咐军队原地待命,同时马上写了一封紧急军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呈递给了皇帝赵桓。 随后他随使臣带着两百人进入了高昌回鹘,并前往西辽的都城叶密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