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中亚诸国犯边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完颜亶心下大喜,表面却是更加多了几分恭敬,看来宇文虚中还真是目光独到,教自己的方法非常管用。 假如没有宇文虚中的提点,自己一定会百般抵赖各种解释,那反倒会激怒完颜宗翰,事情很可能就不可收拾了,而自己用宇文虚中的这一招,就让完颜宗翰空有怨气,却抱怨不出来。 完颜宗翰在御书房坐了片刻,索然无味便告辞离开了。 皇帝完颜亶一直将他送到了大殿门外。 等他走远了,这才直起腰,脸上卑微讨好的笑容也很快散去了,换成了冰冷。 …… 西域,高昌回鹘。 高昌国在后世的新疆一带,是回鹘人在这里建立的国家,国王称为可汗。 辽朝被金国灭国之后,耶律大石带着一部分辽朝军队一路往西,逃到了高昌国。 他向高昌可汗毕勒哥送去了一封信,称想借道高昌继续往西迁徙。 毕勒哥知道辽朝的强大,即便是败退的军队也不是高昌能抗衡的,他不了解耶律大石军队的虚实,还以为是之前恐怖的辽朝帝国军队。 他猜想耶律大石所谓借道其实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劝降。 于是,在之前强大辽朝的压力下,他一番思索之后,决定归顺耶律大石。 他马上带着所有的大臣,准备了无数的精美礼物亲自到边境迎接,表达了愿意归顺辽朝的愿望。 耶律大石实际上只是想试试看,这时候他并不想与高昌回鹘动兵,可没想到对方这么上道,当然大喜,于是高昌回鹘就成了辽朝的附属国。 随后耶律大石,进入高昌,并率军攻占了东喀喇汗国的叶密立城。 在这里,他登基为帝。 按照当地的习俗,自称为“菊儿汗”,一帮群臣又按照辽朝的规矩,尊他一个汉号,名叫“天佑皇帝”。 新一代辽朝重新在西域成立,被称为西辽。 高昌回鹘成为西辽国的附属国,而高昌回鹘与大宋伸往中亚的陇右都护府接壤。 这之前,高昌回鹘与大宋一直关系良好,双方通商,贸易往来。 很多高昌回鹘的商人到大宋来购买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精美的瓷器、布匹、铁器和日用品,然后长途运输到高昌回鹘,甚至往西到喀喇汉国、塞尔柱帝国、花刺子模等地进行贩卖,获取了高额的利润,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而大宋也通过高昌回鹘在中亚买到了急需的战马,当时第一批就得到了十万匹。 虽然不算特别优质的马,但对于那时紧缺战马的大宋来说,却是雪中送炭,使得大宋能够组建最为重要的骑兵。 不过那之后,中亚各国卖给大宋的战马一来质量不行,二来数量有限,他们已经开始警惕大宋大量购买战马对他们造成的现实威胁,而将战马作为紧俏物资限制或者禁止出售了。 那之后大宋从中亚即便花高价也买不到需要的战马了,好在大宋已经开辟了海外战马来源地,从遥远的新西兰得到了三十万匹野马,极大地缓解了军中缺马的窘迫。 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新开辟的海外疆域放牧战马,并通过战马专用运输船运回大宋,基本解决了大宋战马问题,不再从中亚购买战马了。 这让中亚各国颇为郁闷。本来他们的马可以卖高价的,现在平价大宋也不要了,一时间后悔不已。 由于中亚诸国拒绝将大宋急缺的战马出售给大宋,这让赵桓很生气,下令断绝与中亚诸国的贸易往来,不挣他们的钱,也不给他们挣钱的机会。 大宋的陇佑都护府便关上了国门,关闭了双方交易的榷场,由此一来,中亚诸国那些原先的存货,大宋瓷器、陶器、布匹和各种来自大宋的精美商品价格飞涨。 中亚这些财主和权贵们非常渴望得到大宋的产品,不得不通过与朱罗王朝等与大宋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转口购买大宋的商品。 由此一来价格翻了至少十倍,这使得中亚诸国包括新成立的西辽的统治者和权贵心存不满,决定动兵。 买卖做不成,又想要,那就只有抢,这是自古以来强盗的逻辑。 于是,喀喇汉国、塞尔柱帝国以及西辽包括高昌都出兵进入陇右都护府进行抢掠。 他们对大宋用兵,目的是逼迫大宋低头,重开商道。 赵桓没想到中亚会先对大宋动手,而这时,大宋在陇右都护府的军队主要在靠近西夏一侧,而几乎没有军队驻扎在靠近中亚一侧。 好在中亚诸国不是抢夺大宋的地盘,而只是想用袭扰边关的方式逼迫大宋重开榷场,所以他们的军队只是劫掠后就撤离了,其中还有辽朝和辽朝控制下的高昌,这让大宋皇帝赵桓很糟心。 军报一份接着一份的送到了皇帝赵桓龙案上,赵桓直皱眉。 他的大军大部分都部署在东南亚,此刻东南亚才是他的主攻方向,他要先打通印度洋出海口,并确保后花园不再起火。 要先解决东南亚问题,才能腾出手来解决西域,西域是他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但是他并不想走陆地打过去。 因为陆地要经过数千里的杳无人烟的戈壁和沙漠,军需补给是相当困难的。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