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海九龙柱 (第1/1页)

这时范例说话了,“郎队长!伊莎同志第一次来到上海,他的父亲曾经为‘华东龙脉’的特事工程付出了太多。 执行了这次任务后,她下次来上海,就不知何年何月了。 像我们这种继承家族事业的特事人员,有些情感是半路出家的人理解不了的! 所以我十分能理解她,既然伊莎同志想去看看她父亲先前亲自抄手的特事工程。 作为驻当地的特事人员,我认为应该满足她!” 郎天义本来见伊莎古丽变了脸色,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话有些过头。 但是这一听范例的言外之意,心里不禁又有些不舒服,他与李天旭互相看了看, 抿嘴笑了笑,将心中的情绪忍了下来。 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锤炼,以及在大西北吃的亏,郎天义的脾气和心智都照比之前成熟了不少,不可能再像刚刚走出校门的愣头小子了。 可是李天旭却依然是个刺头,他从小自尊心就强,点火就着。 从上车开始,范例就一直喋喋不休的讲述自己的家族史时,李天旭就不怎么爱听。 这下他又听出范例的话里有话,还故意跟郎天义较劲,心里就大不是滋味,脑袋一歪,说道, “哎!同志!怎么说话呢?半路出家怎么了? 我觉着半路出家也未必就比‘根正苗红’的差!” 范例回头看了李天旭一眼,笑了笑,弄了眼镜框,没有说话, 就像是一个有文化素养的大老板,看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愣头青。 李天旭从他的眼神中看出几分轻蔑的意思,心中大为不爽,楞着眼睛说道, “怎么着?范干事?要不咱下车比划比划?” 张冬阳拉了拉李天旭的胳膊,说道, “行了啊,天旭,也不怕叫人笑话,你当自己是在第九军区呢啊?动不动就要跟人比划?” 李天旭看了张冬阳一眼,说道, “我说你到底哪一伙的啊?怎么还帮着外人说话了?” 张冬阳说道,“我觉得范干事的想法没错,当年迁移华东龙脉的时候,我爷爷也曾经来过上海,其实我也想去那地方看看!” 李天旭叹了口气,说道,“我就发现了,怎么什么事都跟你爷爷有关呢?” 郎天义说道,“行了!别闹了!就去那个“困龙柱”吧!” 伊莎古丽又向着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她发现郎天义的眼神也正在从镜子里看着她,二人对视了片刻后,纷纷转头移向别处。 此刻已是深夜,作为整个上海市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车流如水来往不断。 司机小郭将商务车开到申字阵的高架桥下,找了个僻静的路边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伊莎古丽和范例等人走了下来。 虽然夜色已深,但是在往来车辆和四周路边灯火的照耀下,那一根粗大的石柱上攀附的几条金色神龙,泛着一种淡淡的华光,龙眼中释放出来的光芒如炽如炬, 无论经过多少风吹雨打,和岁月的风化,依然风采不减。 那是一种隐形的能量,能够震慑四方。 这种能量,也只有少数心灵纯净的人能够感受的到。 伊莎古丽站在马路对面,隔着车流远远的望着中间的粗大石柱, 眼神之中闪动的一种复杂的情绪,仿佛是隔着时空,见到了遥远故人的记忆。 张冬阳也抱着肩膀,望着对面的龙柱,感慨万千,李天旭拍着他的肩膀,调侃着问道, “嘿!哥们儿,这柱子上这么多条龙,哪条是咱爷爷请来的?” 张冬阳白了他一眼,说道,“我咋知道,我当时又没在场,我只是听老爷子说过,当年中国华东地区龙脉迁移,地下磁场调整。 他老人家是被他的一个师兄找来一起看地下风水脉络的! 别看我爷爷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看风水地脉一看一个准勒!” 范例站在后面,看着伊莎古丽的背影,走上前去关切的问道, “伊莎小姐,要不要走过去仔细看看?” 这时,道路对面似乎有几辆出租车放慢了速度,对道路这边的他们指指点点, 似乎是这伙人的举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毕竟这困龙柱在上海民间的传说一直就不少。 郎天义也发现越来越多的车辆放慢了速度,纷纷向这边看来,他说道, “差不多就走吧!一会引起交通堵塞,就不好办了! 屠九仙现在不知身在何处?龙三尸也下落不明?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 范例笑了笑,说道, “郎队长放心!我们范家在上海滩祖祖辈辈投身特殊事业,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是明的还是暗的,几乎没有我范例办不到事! 疏通交通堵塞,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上海虽然大,但是我范例通过关系想找一个人的话,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所以还希望郎队长能看在我的面子上, 给伊莎小姐一些时间!” 虽然范例也是好意,或许是出于自身的习惯,他的这种说话方式当中充斥着一种高人一等的意味。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