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三眼龙鱼 (第1/1页)

有一次,传说黄浦江里从东海游来了一条‘三眼龙鱼’, 相传这‘三眼龙鱼’能强国运平海难,只是不知道因为在东海里受到了什么东西的干扰,游入了黄浦江。 而这龙鱼乃是海中龙神,绝非江中之物,这小小的黄埔江又岂是它容身之地? 因此,当时的清朝特事组织‘钦天阁’得知消息后,便派专员来到了松江府地区,布下阵法,将这“三眼龙鱼”重新引回东海。 范例的祖上在此事件中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寻常之处,便加入了当时的大清钦天阁。 后来时局动荡,清政府倒台,进入了中华民国时期,钦天阁便也被改为了后期的‘中华天府’和‘长江九局’。 而范家的后人,也便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从事着护国安民的特殊事业。 传到范例这辈,已经数不清是第几代了,可以说是‘根正苗红’,在上海滩的势力也很大。 其实在中国,像是范例这样的世代从事着特殊事业的家族有很多,他们的后人,大多数都是在成年之后,由自己的父母作为引荐人, 将他们引入这个事业,当然,他们自己也可以有所选择,过正常人的生活,或者是继续继承家族的事业。 很显然,范例在成年之后,了解到自己家族从事的特殊事业,便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这个事业当中。 上海是个中国的重要城市,不论是从地理位置方面,还是从文明发展方面,因此驻扎在此地的特事人员,也一定要精挑细选。 除了范例之外,这个开车的司机小郭的背影也很不简单。 按照范例的说法,小郭的爷爷在中华民国时期,就曾经在国民政府的军统里做过情报工作。 那个时期的上海滩是个鱼龙混杂之地,黑帮、租界、各国驻军、及日本特务横行。 而他的爷爷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混乱的大环境中,在各个势力党派中游刃有余,为中央国民政府窃取机密情报。 后来,到了淞沪会战的时候,日本的军舰开进黄浦江,并将一些“特殊的东西”带了进来。 这些“东西”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局势,致使70多万国军被打的溃不成军。 小郭的爷爷就是在上海沦陷后,作为优秀的情报人员,被调入“长江九局”,留守在上海滩,负责清理那些东西。 因此,小郭也可以说是继承了祖辈的事业,与范例的家族算的上是世交了。 上海这个地方表面上很风光,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白天车水马龙,夜晚华灯璀璨,汇聚了天南海北的精英和国内外的商界名流。 但是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黑暗。 而在这些看不见的黑暗之中,总会有一群看不见的人,在黑暗中穿行。 他们扼制不了黑暗,起码能够帮助我们蒙住恐惧双眼! 车子在公路上行驶着,坐在前面的副驾驶上的伊莎古丽,一边看着窗外的夜景,时不时的转头望上一眼车子中间的倒视镜。 当她的眼神偶尔与郎天义的眼神,在同一面倒视镜里发生碰触的瞬间,便会像是触电般立刻转头看向窗外。 “范干事,立在你们上海地区申子阵中间的那根“困龙柱”还在吧?” 伊莎古丽一边看着外面的夜景,一边问道。 “在!在!当然在!那可是扼制整个上海地下能量场的心脏,长江三角洲的轴心,华东龙脉的咽喉,百年一次迁移,现在还没到大限。 当年的大兴土木时,费了那么大劲才完成迁移,我们不会让任何人扰乱到那里的能量场的!” 范例自信满满的回应道。 伊莎古丽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那申字阵,是一座高架桥吧!” 范例说道,“没错!怎么?伊莎同志来过上海?” 伊莎古丽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如果不是特殊的行动,我很少离开大西北。 不过当年迁移华东龙脉调整地区磁场的时候,我的父辈们曾经奉地支特事总部的命令,参与过这件事情。 我也是听我父辈的人提起的! ” “哦!是这样!” 范例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不知伊莎同志的父辈是何名讳? 当年迁移华东龙脉,调整地下磁场的时候,除去那些外面的工程掩饰之外,家父曾经是这个特事项目中的总指挥。 据我父亲说,当时他们处理这个特事项目的人员,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稳住强大的地下磁场, 为了防止能量外泄,造成江水倒流,还有一名地支部分的人员,专门请来了自己的一位参悟了天机的师兄来探清地下脉络。 我也有幸目睹了当时的场面,说不定,我还见过您的父亲呢!” 范例看伊莎古丽时的眼神,不光是崇拜,似乎还带着一些的莫名的情绪,说话时的口气,有一部分是在故意的与她套近乎。 伊莎古丽微笑了一下,看着窗外说道, “我父亲牺牲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