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姆带了8个月外,之后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即使是那8个月,我也回去看过两次。

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加上我们看到、听到一些由老人和保姆带孩子的一些现象,我们才觉得,当初我们不得已把南南接回来自己带,虽然艰苦些,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希望年轻的父母,能够早有准备,有了条件再要孩子;宁可晚一些,宁肯自己吃点苦,也要自己亲自带孩子。古人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现在看来,的确精辟。早期的养育,可能会花去父母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比起后期花大钱择校、补课、学其他课程来,可以说是利大于弊,而且是百十倍的关系。因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时间就那么关键的前几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2)、公共汽车上的游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发挥亲情优势,避免隔代教养(3)

沟通的过程实际是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这个过程十分重要,万万不可忽视

我们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回家,一路上就跟她聊天,问她班里都有些什么事,也顺便训练了她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每周日出去玩,可能是大人和孩子交流最多的时候。当时孩子小,我们总是看到什么教她什么,告诉她我们知道的一切。

每周末外出上公园,在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公共汽车上,也成了我们和女儿交流的很好机会。出去玩时,车上往往有座位,而且孩子正在兴头上;而回来时,往往得站着,而且孩子也玩累了,站着就没有兴致。有段时间,坐在车上,她特别喜欢和大人对拍手掌,一边拍一边数数。这个游戏不仅锻炼孩子的数数能力,也训练了手与脑的协调配合能力。我们往往越往后越会糊涂,常常弄错,但她接得很好。我们觉得在公共场合制造噪音不文明,不鼓励她在车上玩。但她实在闲不住,又让我们和她接词,就是随便说一个字或词或成语,两人轮番往下接,接到哪算哪。如生活—活动—动作—作为—为民—民众—众多—多少—少量—量词—词汇—汇集—集合—合作……这个游戏可训练孩子语词的丰富,孩子爱玩,说明她已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量。但我们仍然认为不宜在公共场合玩,可她喜欢,总觉得在车上闲呆着不是回事。我们只好小声地往下接。这个游戏也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差不多每次坐公共汽车都要玩。

长大一些,她看了一些书后,对书中的一些事情感兴趣,便开始主动问我们许多问题。比如走在路上,她会突然问我们,为什么人们把路叫成“马路”,怎么没见到马倒是老见着车?我们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把“马路”的由来和历史变迁以及发展方向,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讲给她听。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们都是尽量解答,显得很有耐心,并不嫌她烦。

有一段时间,她老看历史故事,并受到电视里播放的清宫戏的影响,对其中的公主特别感兴趣,画画专门画公主,和同学玩耍也主要扮演公主。那段时间,她问了不少有关皇室的问题。我们觉得,她小小年纪,似乎已成了一个老古董,问的都是怪怪的问题、很久远的年代发生的事情。但我们没有觉得这孩子这样不正常,打击她,取笑她,而是结合电视剧,尽可能将那段历史告诉她。其实,我们知道,很多电视剧的故事都是瞎编的,但由于其通俗易懂,从客观上讲,从某种意义上,倒也起到了历史启蒙作用。爸爸对历史比较有研究,尽量将当时真实的历史告诉她,把她所能够理解的部分讲给她听,特别是清宫十大疑案,都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她听。这样,也拓宽了她的知识面。她当时很感兴趣,说以后要研究历史,特别是清朝历史。

现在的孩子,条件比南南当时又好了许多,从各种媒体上包括网络上接触到的东西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尽可能地、耐心地为孩子解答一切问题,随时随地遇到问题,都要不厌其烦地向孩子解答。如果当时不知道,也要告诉他,回家后查资料或书籍,知道后告诉他,或者和他一起查书,培养孩子看书和探究知识的兴趣及乐趣。

(3)、投其所好

对孩子要多鼓励、少训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这就是今天许多教育学家提倡的“赏识教育”,这比让孩子感到自卑强上千万倍

时下,许多教育专家都提倡赏识教育,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现在想来,对于南南的教育,如果说还比较成功的话,“赏识教育”的确起到了作用。可以说,对孩子多鼓励、少训斥,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良方。有了自信心,孩子学什么都有兴趣了。

前面讲到教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