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3/4页)

他的唇角。

她不再是英气逼人的京兆尹,不再是叱咤战场的将军。那个九岁夏日随口而出的“郭临”二字轰然粉碎,她从那一刻重新苏醒,于再次失去一切的今日,敲醒了十年来的幻梦。

……可她何等幸运,她还有一个伫立雨中,痴痴等待的他。任雷雨狂啸,僻静一室,她只听得到他的心跳,感受得到他的温度,这便够了。

温润的唇瓣划过湿濡的肌肤,从肩头落向胸前,触到那紧紧地裹胸布。他一怔,悄然仰额,涩声轻唤:“阿临……”

她抿唇摇了摇头,想要笑一笑,可只一吸气,眼泪便止不住地滑落。她厌弃地擦掉泪,猛地圈住他翻身而上,隔着薄衫中衣啃噬他锁骨下的肌理。他炙热的胸膛贴着她的脸,似乎连泪也被温热。她胡乱地扒开他的衣襟,迷离地望着他的胸口,却不知该做什么。

他轻叹一声,爱怜地抚着她的脸颊,似将她所有的委屈一并接下。修长的指节轻捻,须臾除下腰带。他揽着她的腰,霍然坐起,让她靠在怀中,一点点吻她的脖颈、耳垂。她阖上眼,轻颤着牵过他的手,放在腰侧裹胸布的打结处。

雷声轰鸣,盖住偌大寂籁的府邸,唯一的陋室香暖。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跪伏在地,许久却仍未听到那声“平身”。怯然抬头,只望见了冕旒下皇上晦暗不明的神色。

“漠北突厥三王子苏德即位可汗,率十万大军犯我大齐边境,十日前已攻下朔州。”皇上突然站起身,扬手丢来一个折子。“啪”地一声,掉在殿中。

之前陈丞相带人在凌烟阁密议,论的便是漠北不平的动静。这事群臣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无人公布,便也不敢大肆谈论。

“魏国也毁约串通了漠北,昨日琼关传信,已有魏军进攻西界诸城。”皇上拢袖低头,扫视他们,“楚王私自回京,朕已让他戴罪立功,快马加鞭赶回琼关抗敌。”

众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下明晰,俯首叩拜:“陛下英明。”

“那……”皇上轻笑一声,“应对漠北,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殿中窃语半晌,有人走出:“回禀陛下,臣谏冠军大将军蒋昱为统帅,中军蒋穆,前往朔州,对抗突厥。”

众臣循声回望,见那是老谋深算的刘御史出言。心中大舒一口气,顿时似找着了主心骨,纷纷应声附和。

“砰”地一声,却是皇上猛地拍了下御桌。刘御史一震,听着皇上齿冷而笑:“刘爱卿似乎忘了前朝渭水之战?”

“老臣愚钝。”刘御史急忙下跪。

“当年颉利可汗攻入泾阳,距离京城不过四十余里。若不是先帝通敏果决,设下疑兵之计,将其吓走,我大齐何能走到今朝。”皇上厉声道,“你让蒋家父子二将北上,那京师何人来守?”

西、北双双受敌,如今的形势已不同于三年前,可以肆令蒋昱带军进攻南疆。刘御史心知言错,唯有连声罪己。皇上挥挥手,放他回列。

朝上一时无人出声,寂静得可怕。楚王抗魏,蒋家二将镇守京师。除去他三人,军营中能拿出来的将领不是没有,可都是没上过真正战场的雏将。

唯有一人……

“罪臣郭临,自请带军北上抗敌,驱逐突厥!”

黑甲红衣,郭临束发修容,剑眉凌扬,抬脚迈入殿中。

第135章 起战留别

窗格上积蓄的雨滴逐满逐滴,轻声敲打着窗沿。

郭临在这细碎的声响中悠悠转醒,鼻端一丝光亮的碎发蹭得发痒,她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侧过脸闻到熟悉的竹香。

陈聿修平和地躺在身旁,浅弱的曦光透过窗缝,照亮他侧颜的弧线。微隆的眉骨,笔直的鼻梁,丰润的唇瓣。

她一瞬不眨地凝望着,像要将他刻入心底般的深镌。伸出手轻轻抚摸,裸露的臂膀在洇湿的空气中莹亮光洁。

倏忽腕臂被一只修长的大手抓住,他噙着一丝笑意,徐徐睁开眼。晨曦下纤毫毕现的眼睫,和下方两道若月璀璨的深眸。倏地眸光一暗,压下她的手,倾身而上。长长的墨发滑下,盖过二人纠缠一处的唇齿……

端坐铜镜前,望着当中洗去隔日狼狈的面孔。眉间似英气犹在,却似是而非。她怔怔地凑向前,方伸手抚上眼角,头皮却一紧,未束完的发已被站于身后的他握入手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他拿起妆台上的木梳,缓缓顺着发髻梳下,“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