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五十亿美元,而且仍有追加的余地。

阿联酋这种异乎寻常的慷慨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背景,一般人是不会去关心的,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就不能不好好关心一下了。美国对于这个海湾产油国大方的举动十分恼火,表面上不冷不热的简短声明掩盖不了华盛顿心中的愤怒,阿诺总统好不容易稳定住了自己一度摇摇欲坠的总统宝座,刚找回一点大国元首的良好感觉,不成想美国“最忠实”的阿拉伯盟友阿联酋又从背后捅了惊魂未定的总统阁下一刀,实在叫阿诺总统无法忍受,结果是白宫又多损失了好几个咖啡杯。

事件两天后,美国总统的秘密特使造访了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但是无论美国特使如何劝说,阿联酋的政府好像铁了心一样,油盐不进。任凭你美国威逼利诱,他就是一句话,这个声明不但没有任何可供修改的余地,阿联酋更是不可能收回这个声明。

阿联酋的强硬立场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这边没等美国人缓过神来,阿联酋发表声明后那些已经沉默多时的海湾产油国纷纷跳出来慷慨解囊,显得一个比一个热情高涨,前后不到三天的功夫,“阿非利加帝国”已经收到海湾地区国家的“经济援助”、“重建援助”、“失学儿童援助”等等名目繁多的援助款项,到帐金额总计达六千九百亿美元,而且这一笔巨款还不包括那些卖石油发家的财主们所承诺的每年都会额外支付的“运河特别维护费用”在内。

看到邻居们如此善解人意,甘心为帝国的财政困难慷慨解囊,“阿非利加帝国”理所应当地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胸怀气度,宣布撤回已经到达西奈半岛准备参加填平运河施工任务的陆军七个装甲师和十二个机械化步兵师,另外召回正在埃及采购旅行纪念品的八个帝国近卫装甲师,一并收回先前的通告,原则上同意继续保留“苏伊士运河”。

正当世人以为一切事端即将结束,前几天乘兴而来想要在埃及寻找本世纪最伟大新闻素材,现在只能败兴而归的新闻记者正在整理行装回家之时,西奈半岛的帝国军队突然发动袭击,战争打响后四十分钟,帝国国防军已经攻入以色列境内。虽然以色列素有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的称谓,不过比起“阿非利加帝国”刚从欧美列强战火洗礼中组建起来的帝国国防军来,比较单兵素质和战术素养上也许以色列还有一定优势,不过考虑到杀过来的帝国军队有可能比整个以色列的人口还多,这点微薄的单兵质量优势便可以忽略掉不计了。

在“阿非利加帝国”绝对兵力优势的面前,以色列一贯的顽强战斗精神并未衰减,几乎只有攻击方十分之一兵力的以色列国防军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不得不承认,帝国国防军取得战争胜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指挥北线帝国军队作战的就是已经荣升为“阿非利加帝国”中将的路飞阁下,在他看来地势平坦的中东地区地形简直和标准的装甲部队训练场差不多,尤其是国土面积狭窄的以色列就不用说了。尽管路飞没有使用什么大纵深迂回的战术,只是凭借正统的装甲部队推进,步兵跟进的经典战术组合,对付区区一个以色列也是非常足够了。怎么说帝国国防军都是以欧美列强世界一流的军队为假想敌建立起来的,干掉一个国土面积尚不足自身百分之一的小国可谓易如反掌,费不了多大事。

本来以色列还有自家最后一招杀手锏“核武器”,但是不仅要考虑到“阿非利加帝国”是一个有核国家,如果以色列不计后果在自己境内使用战略核武器攻击正在快速推进的十几万帝国军队,那么恐怕国土面积狭窄的以色列等不到帝国接下来的核报复,自己本国的国民就被面积杀伤的核武器弄得伤亡殆尽了。

再者目前帝国的首都还是留在战时的总部“卡萨马”,一直以阿拉伯国家大中城市为攻击目标,作为以色列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的导弹射程根本达不到那么远,这下就连用核武器讹诈一下对手的本钱都没有。

如果不能战胜对手,就要设法和他站在一边,以色列虽然很重视与美国的关系,这是因为交好强大的美国有利于以色列的国家生存。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美国再强大也不敢轻易攻击和“神圣印加帝国”签署有共同防御协定的“阿非利加帝国”,这两个诞生不久的国家可都是有核国家,而且他们几乎各自占有一块大陆,是标准的世界级强国。至少在他们都具备在自己国土周围持续作战的能力,美国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冒着世界大战的风险与他们交战的。

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讲,没有击败家门口的“神圣印加帝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