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没有袁大海的历史中,阮大铖在干了几天吏科都给事中后,便受不了东林党人的口水,灰溜溜的逃到了江南,崇祯上台后,他想重新出山,奈何他那道奏疏的后遗症太大,以致崇祯根本不鸟他,直到明亡之时,靠了马士英之功才在南明的舞台上混了几个月。

看来阮大铖这会已经难以立足京师了,估摸着是准备溜回江南去了,袁大海心中如此想,嘴中却道:“阮兄得偿大愿,正应大展鸿图,有所作为一番,怎却如此说呢?”

“唉…”

阮大铖叹了口气,苦笑一声道:“你有所不知,现今东林党人视我阮大铖已为洪水猛兽,在他们眼里,我阮大铖就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对我非议甚多,我在这京中,已是难以再呆下去。正准备弃官南下,眼不见心为净。”

“哎呀,使不得!”

袁大海故作吃了一惊,起身劝道:“阮兄好不容易才得了这吏科都给事中一职,正是前程锦绣之时,如何能弃官南下!再说,**星已被皇上下旨听审,吏部尚书空缺,若是阮兄有心而为的话,在下说不得能为阮兄在魏公公那里使些力气,以阮兄首义弹劾汪文言和左光斗之功,怕魏公公会对阮兄有所照顾的。”

袁大海这话半真半假,吏部尚书空缺不假,魏忠贤对阮大铖心有感激也不假,但他就是再使力气,阮大铖也不可能一跃而成天官的,这位子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一反水的东林党人,阉党内正翘首巴望此位的人能排到东华门外,魏忠贤又不是冤大头,怎么可能让阮大铖这个还不算自己人的家伙当什么吏部尚书呢。他愿意,他手下那帮外官能愿意,天启那怕也通不过。

恐怕天启对阮大铖的印象只停留在“好似上过一道折子?”上吧。

“袁兄就莫宽慰与我了,自家事,自家知,如今我已经别无他途,再留在京中,怕我阮大铖之名就越发的臭不可闻了。”

阮大铖早就为自己盘算过,知道自己现在只有南下一途,不可能再留在京中,什么吏部尚书,他更是想都不想。论起对官场的熟悉程度,他可是在袁大海之上,因此听了袁大海这话,只笑了笑,一点也不往心中去。盯着袁大海看了一眼后,突然正色道:

“不过在我离去之前,我却要请袁兄为我办一件事,唯有如此,我这心中之气才能尽泄!”

“阮兄有什么需小弟帮忙的,尽管说,只要小弟能够做到的,便绝无二话!”

看在《百官图》的份上,袁大海也要为人家阮大铖办点事。

得了袁大海的保证,阮大铖微一点头,便道:“东林党人容不下我,我自然也不会再将他们当朋友看,因此我准备这《百官图》的目的便是要请袁兄为我报仇!”

“报仇?”袁大海吃了一惊,脱口便问:“阮兄的仇人是谁,又要小弟如何替你报法?”

阮大铖在沉默数秒后,咬牙说了句:“袁兄只要把这《百官图》上的人全部杀了,便是为我报了大仇!”

“什么?!”

听了阮大铖这话,袁大海霍的一声跳了起来,他万没有想到阮大铖竟然要自己替他杀光东林党人,一时震惊难耐,站在那怔怔的看着阮大铖。脸上的表情是阴晴不定,他不敢相信阮大铖竟然如此歹毒,但看他咬牙切齿和那凶残的目光,却是不能不信,瞬间,一股凉气从心底升起,下意识的一个哆嗦。

狠,真他娘的狠,当真是无毒不丈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东林点将录(上)

本书的历史准则是:它们说好的,那便是坏的;它们说坏的,那必定是好的。只要按照这个原则去看待它们笔下的《明史》,那么就一定是正确的。黑即是白,白即是黑,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因为它们为了掩饰自己的合法与完美乃至高大,必然会大肆篡改真相。

五月,请求月票支持!五月,万更的五月!五月,拼搏的五月!

…………

“宁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

阮大铖的声音是那么的斩钉截铁,听不出一丝的犹豫。咬牙切齿之后,脸上浮现的是笑容,一种视人命为草木的笑容,在他的笑容里,袁大海看到的是一颗歹毒的心。

大铖之毒,不下妇人也!

咽了咽喉咙,袁大海重新审视眼前这位阮大财主来,在瞬息思量后,他断然否定了阮大铖这宏大的报仇计划,苦笑一声,道:“阮兄所图甚大,你这《百官图》中所罗列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