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果然,一直对他器重有加的贾政此刻的颜色却是严厉之极,贾琏贾蔷两人则侍立一旁,一见贾芸进门,贾政袍袖挥动,竟是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二老爷……”

贾芸依旧是恍惚不解,那坐在一边的贾琏却早已递过一张纸来,贾芸一看,居然正是自己设计的《奴隶将军》的宣传海报。

贾琏指着上面的演员表说道:

“芸哥儿可是糊涂了,怎得竟肯让弟媳抛头露面,出演这什么红楼话剧,这些梨园行里的勾当,不过是咱们这样世家的消遣玩物罢了,毕竟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二老爷本也不知道此事,直到今日早朝时在门房内候驾,听闻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在议论纷纷,又看到了这张图画,才知道芸哥儿的媳妇竟然吃起了梨园这碗下九流的饭来,简直是咱们两府从来未有之丑事,所以下朝之后,便急急的想要找你,问你知不知道此事?”

“此事五儿早已跟我说过……”

“糊涂糊涂!”

贾政指着贾芸厉声骂道:

“此等伤风败俗之事,你既耳闻,便当阻止,何以竟是毫不在意,真真亏得还是个读书士子。”

贾芸终于明白了贾政如此气急败坏的缘故,在红楼这样的古代世界里,干戏子这样的行当,始终是受人鄙视的下贱职业,更何况柳五儿还是自己这个荣国府宗谱子弟的正妻,显然更是为世俗所不容的。

“芸兄弟,且听二爷一句,赶紧将弟媳妇拉回来才是。”

贾蔷在一旁为两人打着圆场,那贾芸却是无奈的耸了耸肩膀,望着三人说道:

“此事只怕已经无可挽回了。”

“什么!你此言竟是何意?”

贾政狠狠的盯着贾芸,脸色越发严厉,贾芸却从怀中那枚古铜色的令牌,在贾政面前一晃说道:

“这是宫里一早送来的令牌,说是太后老人家要在三天之后,请那红楼戏院的全班人马进宫表演,一个不准缺席的……”

——————————————————

柳五的事情,不解释了,太麻烦鸟~

( )

第四十二章 最后通牒

“什么,太后?!”

贾政和琏、蔷三人一齐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望着贾芸手中的那枚不起眼的令牌,半晌说不出话来。

“即是太后老人家的意思,那咱们家又能再说什么了?!”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转头望去,只见贾母正在鸳鸯丫头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的进门而来,原本慈善的脸上却也是一片肃然。

“老祖宗!”

贾琏贾蔷等连忙上前请安,贾政也挥退了鸳鸯,亲自扶着贾母坐到了中堂的太师椅上。

“芸哥儿,这件事情你做的很不妥当!”

贾母开口便是毫不客气的冲着贾芸说道,

“你既是抬进了咱们荣府的宗族之中,便须时时处处想着咱们家的体面,先前娶了一个家生子也就罢了,毕竟还是清白人家,如今那小丫头竟是胆大包天,入了下九流的梨园行,千人万目的抛头露面,咱们贾家可容不下这样的人!”

听着贾母疾言厉色的斥责,贾芸一片心凉,虽然迎娶柳五儿的那天,前来贺礼的贾琏贾蔷就曾隐隐的表露出贾氏宗族对这桩自说自话的婚事的不满,不过看在贾芸帮着贾敬逃出京城的大功面上,倒也并未深究。

尤其第二天和柳五儿前来府中回礼的时候,贾政之所以提出要让贾芸夫妇搬进荣国府,也是为了从今而后能管着这个有时心机深沉,有时却又执拗得简直愚蠢的年轻子弟,可惜,贾芸并没有领会其中的涵义,一口回绝。

如今柳五儿出演了话剧,在贾芸这个后世人看来毫不足怪,甚至引以为荣的事情,用他们的话说,却是落入了下九流的倡优伶人行,连家仆也不如的贱籍,那里还能配得上荣府宗谱中登记在案的廊上二爷!

所以不用说贾政,就连一向隐居幕后,并不轻易出面的贾母这次也忍不住出来喝止,正说明了贾氏宗族对柳五儿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也是以这样的姿态逼迫贾芸必须做出改变的行动。

“老祖宗……”

贾蔷也是少见贾母如此的疾风骤雨,有些怯怯的想上前劝了一句,没想到贾母老眼一瞪,转向贾蔷说道:

“听说你也和园子里买来了的那些个戏官儿走得甚近,尤其是一个叫什么龄官的,给我仔细着,若是也出了什么笑话儿,东西两府看谁容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