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该协定很快被中国留日学生知晓。由于1904年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留下恶劣印象,这个协定被视为又一次卖国协定。消息传出,4月24日,留日学生救国团致电冯国璋、段祺瑞,反对“中日协定”。

5月12日,留日中国学生罢课回国,在沪组成留日学生救国团,开展反对协定运动。同时,北京的学生涌向总统府,要求废除协定和公开协定内容。

但是,5月16日,日本政府派陆军少将斋藤季治郎与段祺瑞政府靳云鹏内阁在北京秘密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5月19日,中日双方又进一步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5月21日,北京大学、高师、工专等校学生2000多人至总统府,请求废止这两个军事协定,并要求公布条文内容。次日,天津学生也向直隶省长进行了请愿活动。当月,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地学生和罢学归国的留日学生,组织学生救国团体。

6月6日,在上海复旦公学召开“留日学生救国团”全体大会。

6月23日,留日学生救国团与上海各界开联合会议,反对《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7月14日,广州各界召开拒约救国公民大会,反对《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并于20日成立各界联合会。

但是,出于增强个人实力和应对中俄边境白匪骚扰等多方面的考虑,段祺瑞政府未予让步。8月6日,###再次通告:限罢学回国之留日学生于9月10日前回东京报到。

后来,在1919年2月5日,北京政府还与日方缔结了延长军事协定的协定。

在这期间,1918年3月3日,苏联与德国达成和约之后,苏联退出了一战战场。德奥方面得以将先前对付俄国的兵力转用于西欧战场,给协约国西欧战场和整个协约国军带来严重威胁。协约国高层决定利用先前被俄军俘虏的原属奥匈帝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5万官兵来增加自己的兵力。

4月,协约国和原沙俄军队一起设法让这批捷克军同意加入协约国军。协约国方面立即组织将他们从俄国中西部的对德奥前线经由西伯利亚铁路前往海参崴,准备从这里海运到西欧战场。

捷克军刚转运一部分,协约国方面突发了新的战略构想:直接由协约国组织联军,对这些捷克军提供武器装备和后方保障,让他们从俄罗斯北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经乌拉尔山脉至伏尔加河口构成一条东西向的乌拉尔战线,重新从俄国方向恢复对德奥联军的夹击。这条防线同时具有阻止苏联红军东进的战略意图,而这后一个意图在沙俄军队和美国方面看来更重要。

6月7日,协约国的凡尔赛最高军事委员会向日本提交出兵备忘录,希望日本参与向西伯利亚派兵。

当时,日本的大陆侵略主义者久原房之助的追随者田中义一中将,这时已先后任参谋次长和陆军大臣等要职,在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中,他也曾参与。当英法两国提出派联合国军出兵西伯利亚倡议时,他以为机不可失,企图利用这一时机,乘苏联尚未稳固之机,将贝加尔湖以东的远东三州(外贝加尔州、黑龙州、沿海州)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就主张立即响应,并鼓动当时的陆相寺内正毅积极参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18)

但是,当时日本政府正在图谋中国山东和满蒙地区,对是否向西伯利亚派兵以及派多少、向什么方向派等犹豫不决,正在抓紧调查研究,迟迟没有答复。

21日,在西伯利亚东部等得不耐烦的捷克军,强行占领了西伯利亚铁路,准备接着向海参崴转移。协约国方面闻讯,立即催促日本表态。日本政府于当天答复说,日本愿意派兵,但必须以能得到美国的同意为前提,出兵地区也仅限于西伯利亚。

日本的出兵条件使美国感到为难,也迟迟不予答复。美国很担心日本趁机大举出兵,侵占西伯利亚。而日本一旦在西伯利亚立住脚,前景难以预料,连美国的阿拉斯加都将难得安宁。因为早在美国从沙俄廉价买阿拉斯加前后,日本曾打算向那里大举殖民,遭到美国立法阻止。

由于捷克军的压力和英法方面的强烈请求,7月8日,美国向日本表示,为援助海参崴的捷克军西进与西部西伯利亚友军汇合,美国愿意以日方为捷克军提供军火和代守海参崴为前提,与日本各派7000人兵力前往增援。

对此,日本认为日美派遣同等兵力,说明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