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默半日,摇头长叹。

“昨儿下午陪老太太摸牌说话,只觉得老太太精神头越发不济了。她比我还小四五岁呢,如今瞧来却也和我差不多年纪,想来都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儿太多,把人都催老了。”

赖瑾也不由得想到了上次见到贾母时候感觉到的颓废气息,默然无语。

太祖孙两个默默坐了一会子,赖嬷嬷摆手说道:“我下午的时候还要进府里陪老太太去,你要是有事儿就去做吧,不必陪着了。”

赖瑾点头应是,起身离开。

没过几日的功夫,薛蟠过来告诉赖瑾他妹妹薛宝钗已经说服建安公主到皇后娘娘面前说话。将梅翰林家背信弃义首尾两端的小人举止一一言明,且公主殿下也在一旁帮腔,认为梅翰林家如此品性,实非良配。

皇后娘娘听过女儿和薛宝钗的回话,又着身边的内侍一一查证,也觉得梅翰林一家贪慕虚荣,忘恩背义,实属小人。她虽然贵为皇后并不是很在乎庶妹的婚事,但梅翰林一家如此心性,可见是能共富贵而不能共患难之人。且这梅翰林一家子在朝廷清流之内的名声已经搞得恶臭,本身又不是什么精明能干之人,在身上跟前儿也不是很讨喜,皇后觉得自家真心犯不上为了这种人而污了名声。

只不过梅翰林要求娶皇后庶妹的事情从未摆到台面儿上,皇后娘娘自然也犯不着下懿旨训斥。只是私底下告诉娘家从来没有这门婚事,然后将消息很隐晦的传播出去罢了。又想到薛家这两年在圣上眼中的得利,皇后娘娘也乐得做顺水人情。因此寻了个机会叫建安公主见了见那位薛二姑娘,又称赞了一些其为人端庄,安分随时之类的好话,算是为薛宝琴正名儿。

虽然由始至终皇后娘娘都未曾出面,但是公主殿下都亲口说薛宝琴姑娘端方稳重、安分随时。那薛宝琴姑娘自然是最端方稳重,安分随时的。得到了皇后娘娘的善意和许可之后,薛家这边立刻着手退婚事宜。

按照常理,退婚的事情自然是由薛宝琴的哥哥薛蝌亲手操办。但是因薛蟠不忿梅翰林一家的为人,自告奋勇要插手此事,势要让梅翰林一家领教领教皇商薛家的不好惹。薛蝌看着自家堂哥信誓旦旦热火朝天的模样,又想到今后少不得还要仰仗堂哥许多,只得不甘不愿的退居二线。

而薛蟠为人行事向来高调跋扈,此事又求了赖瑾在暗中谋划宣传。于是没过两天的时间薛家就将当年梅翰林困顿穷苦受薛家老爷资助进学,后为感谢薛老爷的高义与薛家小女儿宝琴定下亲事,岂料梅家人科举高中点入翰林之后又嫌弃薛家中途败落意图悔婚,还借机诋毁薛家二小姐为人品性的原委张扬的人尽皆知。

薛家财势雄厚,赖瑾又是满肚子的花花肠子。后来竟编写了一个话本,指使说书先生在薛家旗下的酒楼商铺里连连讲书。不过半月的功夫,梅翰林一家背信弃义的名声竟连大明宫都有所耳闻。

每日里伏案批阅奏章忙的天昏地暗的乾元帝在休憩闲暇听到戴权讲故事似的说了这条新闻之后,静默半晌,然后轻声笑道:“他倒是很有闲心。”

戴权窥着乾元帝轻松惬意的神情,胸有成竹的退了下去。

又过了三五日,乾元帝突然静极思动前往翰林院走动,结果本该在岗的翰林院学士梅清竟然因为一己私事擅离职守。圣上龙颜大怒,当即召回梅翰林考校了一番庶务,结果梅翰林因这几日忙着解决与薛家婚事一事并没有在翰林庶务中用心,自然应对的也不尽人意。

乾元帝大怒,以尸位素餐为由销了梅清翰林学士的职位,降为翰林侍讲,竟然很恰巧的跟赖瑾为同一品阶。且按排位来看,却还比赖瑾低了那么一点点。

消息传出之后,真是大快人心。原本还仗着自己品阶比较高而时不时就刁难赖瑾一番的梅翰林如今屈居人下了。赖瑾袖着双手在旁围观,恭送乾元帝之后,向梅翰林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之后的事情当然是用膝盖也能猜中的。赖瑾凭借自己稍稍高了那么一点点的品阶,自然是要处处刁难梅翰林,但凡是他能做主且又能刁难梅翰林的举动赖瑾做的十分畅快。且他平日里注重结交众位同僚,人缘自然是比只顾着攀高枝儿又不顾道义的梅翰林好。秦牧、陆子明、赵岑乃至卫珏等人也乐得帮赖瑾“调、教”梅翰林。不过月余功夫,就整治的梅翰林叫苦不迭,就连人都比早先清瘦了好多。不得不向赖瑾众人低头求饶,赖瑾等人这才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这日,朝廷沐休。赖瑾在家洗过澡后,又吩咐管家预备了一份质朴但又使用的表礼,准备下午去卫珏家拜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