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卫俊茹:老子的兵哪里去了? (第1/2页)

时间进入10月,鬼子的局势愈加艰难。

太平洋的战事愈发胶着,各岛屿的防线岌岌可危,令大本营不得不从乾国战场抽调兵力,向太平洋的防御线增援。

不仅太平洋上的局势逐渐恶化,侵华派遣军的实力也在不断遭遇消耗,血流成河,战损惨重。

各军下辖的师团数量虽然依旧很多,但绝大部分已为守备师团,类似刚开战时的那种主力精锐的甲种师团早已成为‘稀有珍品’,难得一见。

甚至不少二线师团,因其出色的野战能力,反而成了各个方面军的宠儿,成为了各军、各方面军的“当家花旦”、“香饽饽”。

这样的实力别说灭亡山城或者剿灭华北的八路军,就是能否彻底消灭盘踞华中的忠义救国军都要打个问号了。

指挥着遍布乾国大地的数百万鬼子的侵华派遣军司令部,终于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直入山城,彻底灭亡华夏’在这场战争中已经不可能实现。

从“三个月亡华”的豪言壮语,到如今“三年之后又三年”,似乎全面胜利依旧是个遥远的梦。

派遣军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不得不承认,尽管日本在乾国的地面战斗从未停歇,但“蝗国”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事实上了失败。

但扶桑供养侵华派遣军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填进去这么多人,松井太久郎张口一句:‘我们败了,撤军还能减少点损失’。

那他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昭和小将们‘天诛国贼’,几枪送走。

所以松井太久郎也不得不冥思苦想一番,制定些战役计划,向大本营表明派遣军还是有在干活的。

当谈到进攻时,下边的各位激进派参谋纷纷提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计划——“30万大军全面围剿八路军根据地”,或者是“50万大军沿长江西进,直扑山城”,听得松井太久郎头痛欲裂。

他几乎能想象这些昭和小将脑袋里充斥着满满的幻想,完全不明白战略背后的实际问题。

松井恨不得把这些人的头盖骨撬开,狠狠问一问:

“难道大军行动就不需要粮草吗?作战中难道不需要弹药补给吗?50万大军动起来,三个月就得消耗多少粮食?你们真以为敌人会拿这些口粮送上门吗?难道让这些军队去吃草吗?还是去江里抓鱼吃?”

(豫湘桂国军:嗨呀,您说的太对了,我们不仅送粮食还送武器呢。)

恰好这时松井太久郎收到了勃固方面发来的电文。

在这个勃固即将被全面进攻的时间点,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要求松井太久郎配合勃固方面,发起一起进攻作战,牵制果脯。

于是松井太久郎当机立断,制定了表面西进入川,威逼山城,实际沿长江进攻湘省常德的战役计划。

(历史上在乾国的鬼子部队和南洋的鬼子部队唯一一次战略级别的配合,后边的豫湘桂完全是在乾国的鬼子部队在秀,国军在挨揍,南洋鬼子也在挨揍)

-----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华中的鬼子迅速动员起大量部队,急切地准备在勃固的雨季结束之前,发起一场牵制滇省远征军的进攻,以防止滇西的国军部队全力出击。

转眼间,到了10月末,随着总攻时间的逼近,卫俊茹的指挥部已经前移到了腾冲仅30公里远的地方,近乎紧贴前线。

滇西远征军的部队此时已经全线集结,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

之前赵子濯从勃固回来后,虽然他本人对张弛的提醒不以为意,但作为军人,作为联络人的职责,还是让他原封不动地转述了张弛的话。

他本以为卫长官这位沙场宿将会对张弛这个年轻人的话一笑置之,没想到卫俊茹却在听后点了点头,缓缓地吐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英雄所见略同啊...”

实际上张弛根据历史总结的提醒,卫俊茹作为沙场宿将早就想到了。

只是由于客观因素,很多事不是卫俊茹想办就能办的。

不过这次有了张弛的援助,目前处于一线的部队都紧急训练了喷火器和爆破筒的使用技能,并在重点进攻方向加强了张弛支援的装甲推土机和巴祖卡火箭筒。

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卫俊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只要滇西的张弛部队能够顺利展开攻势,配合新平洋方向的第 1 军发起进攻,自己也将随时协同发起进攻。

到时,勃固的鬼子将四面受困,面对多个方向的夹击,兵力捉襟见肘,支援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