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 (第2/4页)

军部队遭遇,28集团军部队一律退避三舍,不许挑起事端,尽量忍让,一切交涉事宜,必须上报集总处理,如果不是商子旋还冷静,没有忘记刘家辉的叮嘱。

恐怕双方早就大打出手了。而且28集团军部队对对方张嘴闭口一口一个顽军,实在感觉恼火的紧。

顽军是什么意思,这些始终在前线拼杀,并没有与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4军基本上没有过直接接触,更搞过摩擦的军官虽然不知道,但是从对方的表情上来看,这些军官也知道这些绝对不是什么好话。

对于这个称呼,刘家辉也很生气。部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却知道这两个字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自己从来没有和他们搞摩擦,这几次的冲突也都是误会。怎么能将这个称呼按到自己的头上?

但刘家辉的脑袋还是冷静的,强行压制住了下面要求如果十八集团军对待友军再这么样就要不客气的话,邀请对方前来谈一次,好好的解决一下两军之间在作战的时候,因为联络不畅引起的误会。

他的这个邀请,在28集团军全军出豫东,第一次与十八集团军的部队遭遇的时候就发出去了,可惜一直等到他要撤离了,对方的代表才到已经被28集团军收复的通许前来会面。

正忙着撤离的准备工作的刘家辉在得知自己邀请来的十八集团军代表才到的时候,不知道是哭好还是笑好。28集团军都要奉命撤离了,现在所在的防区要移交五战区了,还来见面还有什么意思。

尽管此时的沟通没有什么意思了。许洪亮、高海宽、张恩华等人也主张,既然自己要撤离了,见不见也没有什么,还是不见为好。但是刘家辉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见上一面。有些事情还是解释清楚的好。

对方的代表职务虽然不高,只是一个军分区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尽管算不上对等谈判。但刘家辉还是亲自与其进行了谈话。刘家辉知道自己的部下对十八集团军一直抱有偏见,如果让别人去谈,很有可能会弄的适得其反。

一见到这个十八集团军的代表,刘家辉就感觉到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觉,总是觉得这个人自己在那里见过。后来还是一同参加谈话的许洪亮说出来十八集团军的这个代表与自己的两个老婆长的很象,而且这个人的说话中带着明显的江西口音。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不卑不亢的十八集团军,自己总有一股熟悉感觉的,岁数不大的军分区副政委,刘家辉突然想起来自己岳父母一直在寻找,自己想尽办法也没有在国统区找到的,自己的那个离家多年的内弟。难道这个人?

不过刘家辉感觉应该不象,自己的家庭关系在无孔不入的那些记者面前,早就没有什么**好保密了。只要有心人都会知道。如果他是自己的小舅子,就凭自己是他姐夫这层关系,他也不该满脸的敌视表情。

刘家辉知道,此时国共两军的矛盾,已经积怨日深,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和气。但是双方将领的敌视,却相当的重。尤其是在这国共双方势力争夺的地区,彼此没有好感是正常。

但是如果他是自己小舅子,自己又从来没有得罪过他们,尽管现在双方有些矛盾,但是毕竟不是本质上的问题。这个家伙干吗这么敌视自己,反到是与许洪亮一直客客气气的。

刨除这个因数,他有些不相信,天下那有那么巧的事情。尽管自己托人在几个战区多方寻找也没有找到之后,居然会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见面。

刘家辉可以断定自己这个无缘相见的内弟当年不是去了延安就是去了皖南。因为只有那些地方是他,尤其是他身后的刘家无能为力的。当年去延安的那些所谓进步青年成千上万,那有那么好运碰到一起。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人的职务有些不相称。尽管刘家辉知道像自己内弟这种大学生,在人才特别是高知识分子缺乏的十八集团军通常提拔的都很快,只要没有牺牲或是被自己人肃反掉,一般提拔的都很快。但是熟知十八集团军的历史的他并不认为,一个37年参军的人,仅仅几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可以提拔到军分区副政委的,相当于**副旅长的岗位上来。毕竟那边也是要除了要有相应的能力的同时也是要讲究资力的。

虽然长的有些相象,口音也对。但是刘家辉还是决定等正事谈完之后,在好好的想办法了解一下。如果确定是自己那位小舅子,那么自己也算是对岳父母的承诺有了一个圆满的交待。

尽管刘家辉想缓和一下本身气氛,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个有可能是自己小舅子的人,言语会如此锋利,说话简直是咄咄逼人。而且专找他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